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落日泉南郡,秋风岭北城。


台符均庶等,杖履喜幽行。


与客情文重,持怀事物轻。

庵外山高水不穷,庵中道德与时隆。


岂图宝所千峰静,得奉清言一笑同。


幽筑禅扉俱不远,水光萝月冷相通。

郊亭十里绕风漪,一鉴光涵万象微。


胜址几年因事废,遗芳今日识公归。


凤山前直供晨翠,鲸海旁连涨夕晖。

授钺天教锦故乡,公心泉石不旗常。


沙堤正自恐不免,野渡安能久退藏。


羡子白刘从绿野,顾予鸡犬愧旌阳。

千古碧潭秋水骨,琢成孤枕冷于冰。


因为江外朱轮守,得自林闲白足僧。


月幌光寒吞桂魄,暑轩气爽压梅蒸。

多年燥吻苍苔砌,秃尽江南石上毫。


五色蛮笺犹有剩,一拳端砚岂胜劳。


萧斋幸预谈宾末,谢墅深降奕思高。

江流浩瀚接沧溟,野色依微带草亭。


霜入枫林开锦绣,水生兰渚漾空青。


菰蒲日照鵁鶄影,杨柳风翻翡翠翎。

拔剑击流水,浮云划中开。
长啸别亲故,悲风从天来。


问之行路谁为此,赵州太守贤孙子。

凛凛岁云暮,辚辚车徂东。


简书属严召,君子怀尽忠。


外劳既旬宣,内弼方奏功。

华省张离筵,骊驹陈苦词。


北风吹旷野,归雁何参差。


弟也怀故乡,兄以王事羁。

惨恻壮士别,哽咽止复说。


妖尘污后土,臣子愤所切。


扬威激骁勇,振义戢顽劣。

天堑山河壮,皇图日月开。


鹓鳞登汉阙,玉帛上燕台。


民赋中邦出,蛮艘海外来。

诰书飞下九重天,同日承恩拜御前。


礼乐远稽周六典,声华肯让汉诸贤。


锦袍润浥宫花露,骢马骄嘶御柳烟。

早春并命拜南宫,日日承宣在掖东。


奏对总称人似玉,追趋偏感鬓如翁。


考文虎观瑶编合,赐馔龙庭绮席同。

故人孙宰忆同游,跃马分麾驻上头。


塞外旌旗非旧日,山中钟磬自清秋。


云松暝合侵崖径,霜叶寒飞扑涧流。

边尘连岁静于扫,塞马曾嘶汾上草。


落日偏增流水寒,白云不减青山好。


宦游此地故知多,半是闲门雀可罗。

邺城春酒共跻攀,芳草相违一怆颜。


北极云开燕道路,中原天划晋河山。


宦情独感星霜下,国计长忧战伐间。

暂停轩盖离人醉,忽听河桥去马嘶。


怅望那堪春草遍,劳歌不尽夕阳低。


天开鸟道三秦外,地入蚕丛万岭西。

落落才名三十年,宦途华发转堪怜。


独辞上国星随马,四渡西江月满船。


湘雁晚低彭蠡泽,楚云春澹豫章天。

磊落闽中彦,沉沦吴下才。


相看成别赋,一笑且深杯。


庭暗流萤过,楼明缺月来。

一骑飞去南阳城,乱山不断云纵横。
奔流触石聚风雨,七十二湾河水声。


水声清彻何人耳,隐侯楼上正徙倚。

虚堂入夜敞高筵,为写幽怀向酒边。


汉阙晴云低抱树,海门凉月半浮天。


闾阎久颂中兴日,税敛还逢北伐年。

宦臣垂老付沧洲,八咏曾题江上楼。


瑶瑟无声词客散,只馀松槚片云秋。

十载山林号后溪,三朝钟鼎列前疑。


进贤自许唐师德,持论人推萧望之。


玉立诸郎传素业,金声高弟振清规。

忆昨淳熙谨万微,再登耆哲贰繁机。


谋猷入告宸心沃,俊乂旁招物望归。


惠敛十连遗爱远,年开九秩近臣稀。

王浚楼船一夕风,顺流声势下江东。


谁知更有如椽笔,气压吴山第一峰。

世契前朝旧,台联此日同。


才谋知缓急,肝胆见清忠。


江海风烟里,疮痍煦燠中。

客路相将济水舟,蒹葭杨柳亦汀洲。


翛然剡曲孤航对,何羡山阳累日留。


性僻常怀高士社,兴豪欲访羽人丘。

十月风霜在客舟,沙鸥犹戏水中洲。


渐看洛下贤人起,敢恨周南太史留。


今日朝廷谁四岳,野人巾履只孤丘。

十年旧直侍龙光,万里新麾动鸟章。


南海元开秦尉宅,曲江旧绕相君堂。


青山览古迹堪问,碧草怀贤思不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