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谁制鸾笺迥出群,云英腻白粲霜氛。


薛涛井上凝清露,江令筵前擘彩云。


窈窕翠藤盘侧理,连环香玉剪回文。

旧闻双泉居,缥渺在寥廓。


仙人上丛霄,遗甃结飞阁。


广庭三百步,一木可四角。

塔耸层峰后,碑镌巨石新。


不知将一句,分付与何人。


静坐云生衲,空山月照真。

清泉流眼底,白道倚岩棱。


后夜禅初入,前溪树折冰。


南凉来的的,北魏去腾腾。

侧弁向清漪,门中夕照移。


异源生暗石,叠响落秋池。


叶拥沙痕没,流回草蔓随。

丹枫叶叶委江塘,旅况空馀古锦囊。


阙下有家劳梦寐,灯前无酒遣荒凉。


陈踪浮泛栖僧舍,往事消磨落客床。

蛰龙潜介入寒泓,极目沧江浪不生。


沙渡解舟人语众,淮山纵火烧风鸣。


身栖萧寺蓬窗久,雪压盘塘草店明。

晚来抱懒炙孤灯,临水禅楼独自登。


鸟道草深云宛宛,鱼湖波定月澄澄。


诗联呈佛方堪读,俗语污人不可应。

秋扇已弃物,寒衣还催装。


偃息觉寒侵,客况入渺茫。


宿疢不时作,难恃筋力强。

大江沙岸虚,几寸水痕落。


萧萧双泉寺,佛像剥丹雘。


纸轮转晴鼓,灰塔断风铎。

南园鸣布谷,烟雨万家春。
庭草乱依榻,山云低傍人。
当歌惟胜地,快意几芳辰。
松柏疏疏吹晚风,清凉分与众人同。
泉声出自尘埃外,更在千崖万壑中。
薄疑身世近蟾宫,步武虚凉在在同。
山色远追诗句上,泉声双落酒卮中。
投明一雨见年丰,此乐知君与我同。
左右水声长不绝,却疑身在钓船中。
开池得双泉,因泉构华屋。
池中种菱荇,池上列花竹。
与春蘸新红,遇风摇净绿。
北风遮莫阻归舟,公有双泉慰客愁。
玉斗贮来云尚冻,金蕉倾处蚁争浮。
黄花遥想东篱畔,白浪正翻南浦头。
闽海归来万虑轻,双泉风月旧同盟。
于公治狱天留庆,韦相传经世有名。
得意云山千嶂绕,上堂衣绣五花明。
甃石流沟汲愈新,秋无落叶旱无尘。
他年莫忘痴顽老,曾是双泉旧主人。
结茅坡顶俯平川,占得城东胜概全。
衮衮长江通瀚海,森森乔木带云烟。
月当庭户初圆夜,雾隐楼台欲雨天。
桃笙涩勒漫成林,并立林亭一径深。
月下竞看双凤影,风来时听二龙吟。
冰霜不改夷齐操,富贵无忘鲁卫心。
长剑并弹霜气豪,白虹半折秋云高。
濯缨洗耳更何处,世人回看轻鸿毛。
箯舆杭野渡,竹径绕平畴。
红蓼前宵涨,黄花几日秋。
谈锋蜚屑玉,岩窦答鸣球。
雨霁烟萝故故凉,悠然尘外岂皇皇。
垂纶适慰依沧海,緤马曾教度太行。
画阁卷帘舒远眺,清泉煮茗润枯肠。
叠翠倚峥嵘,森然众木荣。
两条寒玉迸,一槛暑风清。
幽意凭分泻,微澜更合成。
东坡留胜迹,故老识双泉。
洞酌常如旧,渑淄各自妍。
参公应是主,牧守正须贤。
槛泉涌出不多深,兑泽相资互有心。
水净苦嫌尘土污,底须吾欲濯吾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