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雪压泥埋未死身,每劳存问愧交亲。


浮萍飘泊三千里,列宿参差十五人。


禁月落时君待漏,畬烟深处我行春。

市朝一朝变,兰艾本同焚。


故人相借问,平生如所闻。

年去年来来去忙,暂偷闲卧老僧床。


惊回一觉游仙梦,又逐流莺过短墙。

女貌郎才珠万斛,天教艳质为眷属。


清风引佩下瑶台,明月照妆成金屋。


刀光掩映孔雀屏,喜结丝萝在乔木。

春沟水动茶花白,夏谷云生荔枝红。

青裙玉面如相识,九月茶花满路开。

远壑度年如晦暝,澄潭到底不容尘。


公卿若更遗名姓,甘棹渔舟下钓纶。

援笔皆成出世文,坐看孤峭却劳神。


直须分付丹青手,缅想应无前后人。

醉醒多在钓鱼矶,越国云溪秀发时。


只用篇章为教化,声声可作后人师。

潜夫自有孤云侣,蟾蜍影里清吟苦。


澄心不出风骚外,援笔便成鹦鹉赋。

裁霞曳绣一篇篇,要见功夫在笔端。


心恐借留中不遂,寻常未便借人看。

【其一】
家住钱塘东复东,偶来江外寄行踪。
三湘愁鬓逢秋色,半壁残灯照病容。
艳骨已成兰麝土,露华偏湿蕊珠宫。
青坊斋宿几度,十年斗杓转东。
池草梦回恻恻,泥缄诗寄重重。
玄经喜得时听,姜被何须夜同。
官舍平临御水,龙楼远见飞檐。
坐想先生泚笔,静呼童子钩帘。
颜氏心斋已久,杜陵诗律方严。
倚天青孱颜,万古一幻化。
斗参将可扪,雷雨或在下。
龙潭深叵测,虬木怪相亚。
返躬操耒耜,奉身寡帷幕。
田居水舂硙,城宿霜鸣柝。
凝尘尚沈冥,幽赏任飘泊。
虎帐螭头鼎,犀床雁足灯。
韔弓收夜月,诗砚得春冰。
读罢鼓三挝,香消烛卸华。
苦寒除是雪,频起听窗纱。
公方耽古律,我亦爱评诗。
首首听歌起,谁占作者谁。
灯窗翻阅久,丹墨校雠多。
总喜珠还浦,谁疑豕渡河。
姓字从头数,篇章爱好抄。
唐朝人物盛,一一许神交。
崎岖忠孝路,荟蔚瘗秋草。
龙唐蒙不洁,千秋无人扫。
此亦布帛理,遂成五丁道。
世味著人浓似酒,交情向我薄于罗。
古今混混东流水,听取踏歌蓝采和。
李膺此世龙门坂,得士初非一目罗。
牛铎黄钟或同调,岂无宫徵配鸾和。
紫微光燄垂星斗,内相词华丽蜀罗。
愿乞金丹换凡骨,坐令文物压元和。
月旦平生精藻鉴,短章七字粲星罗。
银钩虿尾争辉媚,岂减兰亭叙永和。
梅生养性来关市,贾傅隳官吊汨罗。
敢过雷门夸布鼓,辄将鱼目换隋和。
【其一】
花压栏干春昼长,清歌一曲断君肠。
云飞雨散知何处,天上人间两渺茫。
已托焦桐传密意,不将清瑟理霓裳。
金钗十二幻情缘,又得邱迟妙句传。
劫火难烧才子笔,海天重话石头禅。
孜孜为善鸡鸣起,先王之道斯为美。
四十五十无闻焉,斯亦不足畏也已。
未于诗上著工夫,争把疏愚敌亚愚。
只盍金沙分半席,归舟能用几钱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