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卫多君子鲁多儒,七岁闻天笑舞雩。


光彩春风初转蕙,性灵秋水不藏珠。


两经在口知名小,百拜垂髫禀气殊。

凤历蛾眉两斗妍,书中端自有婵娟。


风流却忆张公子,雪月风花看百年。

直道当年梗,清名万世师。


身闲心在国,迹退德高时。


警绝新诗雅,飞腾老笔奇。

哲人何永逝,天理此难忱。


子谨新遗札,家无旧赐金。


可传清白业,未足太平心。

早退轻高位,孤风振昔贤。


上思终不已,民望日依然。


荣宠三增秩,优游十换年。

孤城死地尚睢盱,智勇俱当竭蹶趋。


贫且贱焉真耻也,壮之良者盍行乎。


料无豪杰同吴反,阴有神灵助汉诛。

去岁洛城东,公归秉枢务。


今日国门西,輤车行哭度。


同此晚春节,依旧西山路。

十日公府静,巾栉起清晨。


寒蝉近衰柳,古木似高人。


学佛宁忧老,为儒自喜贫。

五岭之南,百粤之东。


卓生伟人,林左司农。


谦卑以牧,允出自中。

我闻莘挚言,俭德怀永图。


小俭财用节,大俭意必无。


愈俭德愈精,精一天为徒。

朱雀桥边好鸟啼,提壶相送石城西。


江天渺渺孤帆远,草树依依望眼迷。


社稷奠安馀献纳,江淮儿女藉提携。

负疴颓檐下,嗒然若无怀。


清飙东南来,吹我灵襟开。


舆浦有好音,召命从天来。

群公赠公上考功,我来后公颂公功。


赠公颂公似不异,彼功此功元不同。


会计勤劳国计外,爱公真朴回浇风。

夫人女德冠女伦,馀事亦善弹鸣琴。


素手翻成鸾凤曲,曲终弦断不见人。


世间谁解觅鸾胶,为公肠断续朱弦。

见君廿载前,倾盖湖西东。


重逢每追想,惚惚如梦中。


君才本明哲,所志在事功。

留都根本地,兵食夙告亏。


闻有颜司徒,旋斡如神输。


蔼蔼黄山公,画一守不违。

鹤亭海鹤姿,独立未入群。


依然在人寰,翛翛见风神。


古来贤俊者,气习不能沦。

君居西洲西,我居东洲东。


东西永相望,中有一水通。


君行北极北,我将南极南。

澄澄舆浦水,水清人亦清。


照见公廉慎,照公勤物刑。


委身事明主,三事特一生。

我慕孙思邈,知圆行且方。


遥遥九峰秀,鼎鼎四朝望。


文苑开郎署,魁星近斗芒。

玉帐元侯重,黄枢上宰雄。


缘情词律外,宣力庙谋中。


震耀恭天讨,严凝助岁功。

一德承昌运,三公翊至尊。


云龙谐理代,鱼水见深恩。


别墅池塘晓,晴郊草木蕃。

授律勋庸盛,居中鼎鼐和。


佐时调四气,尽力净三河。


忽访天京兆,空传汉伏波。

当年袍笏借南宫,片刺曾劳答孔融。


世德总传䨥八座,家声遥羡四三公。


刍飞绝塞军储盛,粟挽长淮帝眷雄。

三朝出入佩双龙,四岳诹咨近九重。


社稷勋劳周太宰,川原筹画汉司农。


朱旗代北边烽静,绛帐关西世泽浓。

台阁勋名重帝家,不因荣盛有矜夸。


那知守岁逢椒颂,却喜登堂咏棣华。


吟就谢池怜梦草,醉归唐苑忆看花。

去国十年仍赴召,遭逢今睹汉仪新。


烟花对酒留春棹,剑佩冲星上紫宸。


馆中朋辈谁同在,白下交期我重亲。

履声长听殿东墀,祖席春明是别时。


去国二贤舆论惜,登庸八座大名垂。


云霄路隔冥鸿远,江渚情牵碧草思。

剑履乘春上玉墀,梅花度腊送行卮。


承明宣室元相待,鹭溆钟陵无到时。


江上流移何日少,眼中经济属公宜。

除日他乡倍忆家,聚星高会转宜夸。


能堪黄阁留宾席,正赖清尊遣岁华。


青蕙色淩阶下雪,玉梅香破腊前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