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而今莫放酒肠宽,且让诸君得尽欢。
不战犹能豪满座,难降谁更怒冲冠。
清游片晌心逾淡,狂语当年胆尚寒。
秋衣才著带围宽,强起聊陪一日欢。
少长尽招佳子弟,后先竞集古衣冠。
花如多病怜容瘦,蟹味堪馋怕性寒。
路转峰回一径宽,名山佳节两相欢。
擘窠直可同留带,拜石何妨自整冠。
寂寂深林人语响,潇潇隔夕雨声寒。
身闲地僻惬心宽,恍与山灵客主欢。
五代历今真佛土,十年笑我尚儒冠。
石槽泻溜清泉滑,竹院阴分翠障寒。
不为登临放眼宽,偶逢时序强为欢。
八年几度依游屐,九日重来感素冠。
已是悲秋吟晚节,况因久病怯轻寒。
古情脉脉终何极,老鬓萧萧不耐秋。
八月关河横暮色,四山风雨入危楼。
残书过眼愁深解,荒稼侵寒任晚收。
煮茶石溪水,忽生松风音。
空香领春早,澹白入瓯深。
竖子岂知味,至人同此心。
坚冰凝冻华,序届穷阴后。
严威蛰群动,朔风吹万有。
野老狎鸡栖,亲知等箕斗。
出匣寒吹面,秋冰莹宝刀。
万金求不得,十载足深韬。
神气平生在,风尘世故遭。
海内论才杰,多君品骨奇。
每将国士泪,尚与古人期。
物有不可夺,我思时见之。
又复故山去,离离芳草心。
谁能救迟莫,天欲遂飞沈。
世事看云变,交情到子深。
坐客七人在,虚窗残雪明。
霜花贪烛影,风竹妒吟声。
读画诗神跃,呼茶仆梦惊。
幽斋绝管弦,曲院回松杉。
一桁西山青,风送层檐嵌。
坐客皆诗流,佳句烦镌镵。
月前拜东坡,未和苏斋诗。
强韵拈几回,空自劳心脾。
看镫紫陌归,短札城南遗。
梅花著色未求工,耐得孤寒质不同。
谁把春光先泄漏,可将消息问东风。
难得重阳称意晴,雨花台上畅游情。
品泉曾共煎茶到,出郭聊为访菊行。
对景不堪惊物候,登高还欲志澄清。
草木春城到处荒,几回浩劫感沧桑。
多情只有寻巢燕,飞上枝头话夕阳。
桃花杨柳艳参差,客里寻芳不厌迟。
底事临风独惆怅,故乡三月踏青时。
寒暄正是适中初,云敛山青值雨馀。
最好春游似图画,菜花香里坐篮舆。
揽胜寻幽逸兴添,偏隅景物亦何嫌。
使君为政原多暇,奇境能游任久淹。
杨柳一溪春涨腻,菜花十里午风甜。
旧帘剪断斜阳影,东风又窥朱户。
春寒怨晚,山暝水昏慵度。
飘梦雕阑未稳,蓦偷眼、梨云深处。
先帝龙飞举恩榜,臣门得士张与黄。
黄生忠孝恸早世,君夙教冑宫东廊。
渊源伊洛师道立,馀事精鉴评倪王。
行园持橐人两三,板屋寻丈如僧龛。
景翁老健癖茗饮,亲点分啜资雄谈。
再期肝脾尚此味,坐处形影成优昙。
孤臣无分再瞻天,晚直瀛台辄泫然。
复土何年稽一哭?
紬书终老息诸缘。
看看兴庆班馀几,历历开元事满前。
垂老他乡,妻子与偕,差共相依。
却回头故国,又逢寒食,关心先垄,谁拜深衣。
草色长湖,柳丝断岸,岁岁扁舟此日归。
侍御兴不浅,老理庾公屐。
水仙亦亲人,沐浴振芗泽。
秋色扑画窗,杯浸太行碧。
前游未及旬,出郭复蜡屐。
山容幻晓晴,野色炫余泽。
清渠静不风,秋意漾水碧。
何年气母大生成,语大无嫌肆大声。
日月星辰天上系,江淮河汉地中行。
传人立定千秋史,号物包罗万汇情。
蟾窟分霜,蜂窠借蜡,沉烟重捣瑶房。
好写鲛绡,休教零落天香。
盈盈钿肌微润,似汉娇、乍试新妆。
记闹红一舸乍相逢。
隔浦见惊鸿。
且开帘过酒,悬灯照夕,同话飘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