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绿水薰风出绛莲,濂溪丰韵小窗前。


清标不愧名君子,窈窕何曾让水仙。


丹脸笑回霞彩艳,翠钿香浥露珠圆。

杨监全胜贺监家,赐湖岂比赐书华。


四环自斸三三径,顷刻常开七七花。


门外有田聊伏腊,望中无处不烟霞。

眼如鸲鹆色如肝,此语传闻谩有年。


李观匣中方念往,范增撞后岂知全。


临池欲试曾亲滴,把墨重看未忍研。

岝崿一丘七洞连,崛奇千古霾云烟。


旋驱厮隶斸荒蔓,即为将军排好筵。


突兀诸峰云际出,扶疏众树席中穿。

千堆白浪卷彭湖,一叶青帆映大孤。


梦里东坡魂尚魇,岸傍梅福笑相呼。


开门翠壁连天是,回首惊波一事无。

曾向泗滨浮玉质,也居十二峰前。
飞来藓发尚如拳,郁纷因出岫,巧镂是谁镌。


挈榼凭栏成胜赏,老夫亦自颓然。

新晴可步履,杖策穿云林。


萧斋有达士,六合涵胸襟。


东偏辟小窗,广袤不盈寻。

白首苕溪几我乡,青眼弁山如故友。


诛茅晚岁合岩栖,漂梗一生嗟浪走。


往往每来每太息,去去一步一回首。

舟行徵君里,步登徵君山。


雪濑漱我齿,玉泉洗我肝。


遐想台上人,披裘曳渔竿。

鲁不识仲尼,妄谓东家氏。


知音古为难,而况谐俗耳。


寒松翳遗貌,吊古独倚徙。

述哀家园忍重论,墨沈犹新泪亦温。


宁比庐陵阡表痛,略同河曲寓书言。


固知信友方为孝,不独因文得幸存。

山中曾有采芝仙,此日灵根讵偶然。


题柱漫将诗纪实,凭栏真共酒忘年。


英华可是丘园瑞,造化元非雨露偏。

轩窗得地向湖开,要客登临共一杯。


白鸟探鱼长不去,清风吹水等闲来。

仙庭射的斗崔嵬,紫翠飘飘落酒杯。


更待春阴须一往,要看雷雨过湖来。

谁知城郭有山林,选胜营居遣壮心。


一片远烟添暮色,数声归鸟变春音。

锄去蒿莱地势平,开轩潇洒瞰东城。


湖山变尽朝昏景,只欠青猿一两声。

一炷沈烟一案书,怜君重葺紫霞居。


溪山朝暮能新美,世虑尘缘并扫除。

一湖绿水当窗净,百里青山卷箔开。


只恐夕阳催客去,不嫌幽鸟趁人来。

湖外青山案几横,卷帘幽坐少逢迎。


一钩香饵看鱼上,万顷金波待月生。

一轩正在碧湖傍,莲子枯时荇菜香。


最爱夜深鸥鹭散,钓船明月似潇湘。

东湖水似鉴湖明,红白荷花自在生。


只有香风吹客座,更无烦暑到檐楹。

群山高下漫湖漘,暝霭朝霞物物新。


驿道更穿东北去,青铜影里看行人。

日日山头望尽山,山高不见稿砧还。


不如化作山头石,留与行人作大关。

巧心文思孰兼长,诗钓诗成又几章。


千里浮沉谢江路,一竿风月共邻墙。


君如缘木求鲂鲤,我正怀砖想佩璜。

吸尽百川还见底,头角惊杀鳣与鲔。


有时大瞋明月珠,照耀六合光不死。


沧溟浩荡极游巡,钩深匪惮穷涯涘。

刘伶未死先荷锸,自负上超无碍法。
死则已焉埋谓何,东坡犹笑未为达。
之君之学齐死生,穴其吾屋屋吾穴。
炎夏忽已变,西风飘然秋。
亲友日已远,坐感岁月遒。
登高明不见,涕泗滂沱流。
祖龙制八极,法令如乱麻。
儒冠委秋山,王燄明朝霞。
所以武陵人,入山种桃花。
凄凉如在黄冈下,苦淡从教邻壁羞。
拟向城隅问耕稼,锄犁阙坏不堪修。
我家自贵东坡饼,不为人间肉食羞。
闻道西山薇蕨长,摘来我可辈元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