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行看腊破好年光,万寿南山对未央。


黠戛可汗修职贡,文思天子复河湟。


应须日驭西巡狩,不假星弧北射狼。

楚越千万山,雄奇此山兼。


盘根虽巨壮,其末乃修纤。


去县尚百里,侧身勇前瞻。

强行南仕莫辞勤,闻说田园已旷耘。


纵使一区犹有宅,可能三月尚无君。


且同元亮倾樽酒,更与灵均续旧文。

鍊师投老演真乘,像劫空王爪与肱。


于总持门通一路,以光明藏续千灯。


从容发口酬摩诘,邂逅持心契慧能。

谁谓九华远,吾身未尝詹。


唱篇每起予,予口安能钳。


忆在秋浦北,空江上新蟾。

欲见道人非一朝,杖藜无路到青霄。


千岩万壑排风雨,想对铜炉柏子烧。

野田有修竹,丛疏饱于霜。


下上乏佳禽,左右杂枯桑。


岂无行路子,行路厌榛荒。

云物果何好,客愁今更新。


坐来江月白,兴在雪篱春。


我辈且同酌,公诗殊出尘。

丰碑巍巍土花碧,大书和平字深刻。
此乡曾驻勤王师,下马来拜文信国。


澄潭小渚风不波,奇卉美箭枝交柯。

萧萧苜蓿广文多,忽作潘家花满柯。


久矣上书新礼乐,可能为政倦弦歌。


丹砂不必寻勾漏,桂酒还闻近博罗。

一圣扬天兵,万国皆来臣。


治道尚玄默,政简民风纯。


明明我嗣君,宽诏出丝纶。

燕山客归航海舟,小朝廷动书生愁。


虏马窥江访陈迹,振策更向临安留。


断碑时见南宋字,太息英雄半赍志。

凿开险阻若天成,暂使时闲眼界平。


却羡长安西去路,青山不管送人行。

自古太行天下险,纵令禹凿不能平。


寻常著脚无安处,何况羊肠路上行。

千年古道跨山城,可笑人心自不平。


容易莫将天险坏,须防闲客此闲行。

六丁驱役鬼神奔,一夜开山掌样平。


多少往来车马客,尚忧行路涩难行。

前年初识杨夫子,过访偕君昨日情。


寂寞胭脂坪上月,不堪回忆武昌城。

拜辞初下九天来,乞得斑衣学老莱。


六月火云烘去艇,三山风露隔飞埃。


多情送我诗盈轴,何意辞君酒一杯。

雄名藉藉少年场,入彀曾穿百步杨。


为绾铜章传旧谱,不辞黑子署新疆。


政成南国仙为吏,象逼中台宿是郎。

老去已寻长乐赋,玄成谁问子云奇。


一函不惜来重趼,千古相期契独知。


引剑灯前龙气合,停云江上雁行迟。

迩来仰止乙山峰,瑞气腾腾接太空。


百里弦歌嘉会里,一方民物泰和中。


楼台散彩家家月,杨柳留人处处风。

冲破云间路,孤城入望中。


岚光盈聚落,烟火半堤封。


远近畸零野,高低大小峰。

云屋潭潭百尺馀,入帘燕雀贺新居。
人皆役役何为者,君独欣欣而乐与。
卮酒觅欢那得再,筒诗传恨未全疏。
转觉归心剧去年,翻思戎马在征田。
丈人岂少捐之策,战垒谁惩奉议烟。
东下末僚怀病往,西来骄虏负恩旋。
五月征蛮戌海边,班师喜奉檄初旋。
即看万众生春色,无复连山怯瘴烟。
帅府恩深容纪过,竖儒业在岂求田。
潮之距京数千里,长短邮亭几屈指。
脚踏富沙路恰分,山傍云飞峰乱起。
低头万里瞰长江,如羊很石争跳梁。
炎风得秋亦已凉,喜抱尘策罗南窗。
策中古人不可见,独咏君子予心降。
高文大论日倾吐,响快有类钟应撞。
治国如张琴,此中有精理。
安弦操缦间,不偏而不倚。
中声本在心,其妙应以指。
小堂罗荐陈,妙妓命燕秦。
蛾眉疑假黛,红脸自含春。
合舞俱回雪,分歌共落尘。
锦襜窄袖青蒙茸,千金骏马飞如龙。
零陵侯使催上马,别酒一笑千觞空。
流星白羽新月弓,气如秋旻吐晴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