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漓上萱花锦石荧,承欢君侍玉麟亭。


觞行太姥曾孙酒,箧贮夫人大洞经。


晓日正看鹓五彩,秋风还下鸟双青。

大江来万里,持以淬吴钩。


波似清漳夕,山疑赤堇秋。


含光开电照,飞景带星流。

台城树色斜阳暝,残钟隔林催到。
罨碧旧山门,黯楞轩孤窈。
古苔萦绣葆。

我亦人间失母人,秋庭题画更酸辛。


拒霜红后花如昨,率野黄时草不春。


经国四方成晚孝,为儿一日识天伦。

古树尽归秋色里,人家常在水声中。


数行旅雁入云去,一簇招提倚碧空。

大江落日秋浩浩,沙柳全消荇花老。


雁声先送客情飞,酒力仍将别情扫。


一程一水一烟波,前程方长后程杳。

君不见太行山,云挂长空镇日闲。
一从狄公归望眼,至今认作思亲颜。


又不见忘忧草,品题亦是闲花藻。

朗陵城边江水清,垂杨蘸水嘤其鸣。
锦帆风满浪花明,鲸钟鼍鼓何铿訇。


皇华使者紫薇星,身披宫锦来蓬瀛。

长林雨晴露山骨,怪状奇形何突兀。


有似烟消虎豹蹲,更疑水落鼋鼍出。


修篁落落共几竿,碧玉交映金琅玕。

春原过雨春日熙,春树连阴春草肥。
田家力耕贵及时,手挽牛兮肩负犁。


草香泉美牛步迟,农心汲汲应何为。

云山何岧峣,林木郁而秀。


烟岚绚晴光,岚际峙层构。


绕庭芳草深,清禽哢春昼。

商山旧接终南胜,深谷层峦倍幽静。


高士何年共结庐,云满衣裳蒿满径。


闲来便唱紫芝歌,驷马高车较若何。

江干六月暑初赫,谁解停桡访迁客。


楚粤间关路几千,于君意气感今昔。


君家兄弟雅爱余,休戚由来义所须。

早年芳誉彻丹霄,此日中台凛百僚。


总为霜棱推独坐,更缘风采重三朝。


登龙故溢名贤礼,旋马堪同圣相谣。

海气蒸霞日始旭,照见碧桃初度熟。


翩翩青鸟自瑶池,伴得女仙骑白鹿。


鹿衔芝草声呦呦,桃实累累枝上头。

百卉丛中出,名园自托根。


幽姿含远翠,淑艳映朝暾。


佩为宜男结,芳因树背存。

宅相曾期应外家,且因喜燕进流霞。


紫鸾诏待辉双翟,青鸟书传集六珈。


萱号忘忧金作草,芝看联秀玉为花。

何处山幽开洞府,苍松白石烟霞古。


南极星腾涧壑辉,百仙并集呼且舞。


天门宛似辟三宫,天池又与二室同。

乾坤风木惨婆娑,孝子其如感怆何。


蝴蝶梦中英爽尽,杜鹃花上血痕多。


恩违乌哺霜巢冷,愁绝牛眠石兽峨。

南山嵂屼天地中,儿孙叠叠罗诸峰。


势摩青苍压厚土,允亘宇宙无终穷。


君家堂上双白发,气象恰与南山同。

韬略非母教,忠勇实母成。


九重赏勋劳,封号宜人荣。


解韬奉甘旨,爱日难为诚。

俯仰蘧庐中,岁月驹过隙。


念此劬劳恩,欲报天罔极。


生期禄养荣,禄养苦不及。

百川起西北,浩浩东南驰。
东驰日夜不一息,共指沧溟同所归。


昆仑与蓬丘,相望万里何崔嵬。

翩翩双白鹤,飞自瑶台阴。


玄裳既修整,缟袂亦萧森。


乔林纵远步,虚壑引清音。

萱草花,开北堂。
凤翎鹄咮参差光,采而佩之百忧忘。


金章谢庭子,绣腹王家郎。

玄洲仿佛海东涯,海岸蟠桃大比瓜。


画入彩缣疑着雾,望迷仙苑欲生霞。


稀年令德真相配,紫府丹台别是家。

白发萧然懒孝先,黄庭读遍不成仙。


怀人举目三星在,抚事伤心五鼎全。


幸有好诗传美酒,转添愁思入新年。

山木不动风萧骚,山气薄人森毫毛。


但觉秋阴满潭壑,日落未落荒烟高。


欲写苍茫万古意,对此椽笔难为操。

二家比类合古书,冠以旧号尊绪统。


消解群疑始见真,读书贵有明眼人。


又词先生启玄钥,用志不纷凝于神。

大造生人无纪序,福慧不备错痒癙。


鼎湖老子忧天阙,呼石补天石应语。


大挠甲子曾几年,古意荒忽无人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