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吴山城隍庙,宋以前在皇山,旧名永固,绍兴九年徙建于此。
宋初,封其神,姓孙名本。
永乐时,封其神,为周新。

银烛金炉布庙廷,光辉照夜夺繁星。


共祈霖雨苏群品,普愿天符命六丁。


造化无私应洞鉴,鬼神有耳亦同听。

灵祠孤绝压城头,下瞰清濠一曲流。


尽日风埃昏几席,有时箫鼓祭春秋。


西瞻太昊祠千树,北望封君土一丘。

磴石梯飙俯去鸿,湖江左右海西东。


冥冥烟雾已难辨,杳杳楼台犹未穷。


摇翠步莲来陌上,褰红指笋出舆中。

年年日至为谁至,忽忽时来愁又来。


惜寸惜分凭一线,观微观动倚诸灰。


未知人事长和短,且任天心去复回。

灯火中宵出苑西,宝香龙札帝亲题。


北阴朔气催琼雪,上界真符焕彩霓。


市静斗星还历历,祠深松柏故凄凄。

颓垣葛岭草烟中,富贵薰天一霎空。
惟有西江精舍旧,至今犹是素王宫。
木绵庵畔瘴云愁,犹恋湖山一壑秋。
从道黄粱俱一梦,几人解上五湖舟。
醉投琳馆一灯残,叶上萧萧雨未干。
乍入故乡翻似客,倘成新社即辞官。
好山有约游方健,胜地无尘梦亦安。
龙辀欲驾已多时,父老遮留一日迟。
秋菊寒泉何以报,精勤更写送神诗。
眼前物意颇昭苏,未省郊原遍也无。
更觅洗车三日雨,普教大地活焦枯。
神祐恭惟及物深,中间感应妙精勤。
要知应处还为感,终始惟当秉一心。
老火犹骄气蕴隆,炉香爇罢日方中。
片云忽卷天河落,顷刻难名造化功。
五神萃止足精神,迅发风霆一欠伸。
能事莫嫌相迫促,门前多少望霓人。
几度看云眼欲穿,不应气数总关天。
去年兵又今年旱,守也于民自寡缘。
休休早稻已焦卷,晚稻摇风更可怜。
枯尽百源无一滴,老龙何处卷云眠。
秋来风味苦阑珊,偶为繁红略据鞍。
何处更期征雁过,只今聊作故人看。
三冬已至休争气,九月将残未觉寒。
我来宰斯邑,倏忽十月馀。
县庭纷聚讼,好怀那得舒。
自春已逾夏,光景过隙驹。
偶坐古庙垣,趁此公事馀。
因得雅怀适,更喜吟眸舒。
遐思山谷士,皎皎同白驹。
江头曾梦见,仿佛此山川。
幻说从何证,来游即是缘。
妪言前世事,我是太湖仙。
西云不作雨,东起亦成空。
水落三江外,民忧四野中。
天心真默默,神听却聪聪。
庭穴蚁何处,长空燕不来。
正须潮湿础,又见月盈台。
汗背翻成雨,劳心已作灰。
戎马长驱后,何当旱魃连。
火云空片片,云泽竟玄玄。
却负苍生望,还期大有年。
戾政干阴谴,招灾自有因。
要知狂子罪,不在细民身。
神奉天诛赏,灵来雨海滨。
小西湖,湖水清,沦涟一勺分仙瀛。
有亭翼然如建瓴,文阑百摺环螺屏。
疏荭断蓼映秋色,此中可寻鸥鹭盟。
积润通千里,推诚奠一卮。
回飙经画壁,忽似偃云旗。
零雨慰斯人,斋心荐绿蘋。
山风箫鼓响,如祭敬亭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