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江南十月未风沙,髯客翩翩问永嘉。


报赠岂无青案玉,归装定有赤城霞。


鸿飞绝巘书千里,蜃拥蒸波锦万家。

破浪冲炎舴艋孤,偏劳物色到菰芦。


文惊贾傅浮湘好,歌爱王郎斫地无。


休汝莲花依白社,游燕桃树满玄都。

尔傍天台宿,能扬智顗风。


襄阳好名刹,耆宿有安公。


楚越浮踪并,人天慧眼空。

应真飞锡游行处,峭壁危峰跨石桥。


便欲远寻方广寺,却疑图上有嘉招。

往年曾读兴公赋,颇爱天台擅美名。


数幅生绡传貌得,恍如陆地到蓬瀛。

周遭叠嶂俯清流,卜筑园林事事幽。


春日莺花随衮绣,秋来松菊照林丘。


谢公终为苍生起,裴相聊成绿野谋。

猎得飞熊自渭滨,钓璜赐履定前身。


功高浴日千山晓,力拒回天万国春。


暂辍岩廊调鼎手,来为林壑采芝人。

万仞得名云瀑布,远看如织挂天台。


休疑宝尺难量度,直恐金刀易剪裁。


喷向林梢成夏雪,倾来石上作春雷。

昔我随远公,幽居庐山南。
香炉峰下水,濯遍十三潭。


松萝花开覆盘石,卧视秋云天外白。

石梁横碧天,上有百重泉。


昨梦随明月,同君蹑紫烟。


闻箫桐柏下,拂剑斗牛边。

桃源旧路远微茫,问胜寻幽傍夕阳。


流水无媒花自落,胡麻未熟日空长。


峰回晚碧匀眉黛,川弄明霞作舞裳。

载经东去路迢迢,应为宁亲到石桥。


江上中斋寻午墅,沙边夜梵杂寒潮。


宰官问法留三宿,慈母焚香制七条。

天台华顶飞丹霞,飞梁绝壁仙人家。
刘郎归去不复返,千年药径生蠙蛙。


老翁家住山谷口,入山往往逢青华。

山中老希夷,长抱白云睡。


睡觉呼蹇驴,悠然出山去。


道上忽相逢,为问天下事。

寸碧倚苍旻,孤城俯可吞。


人行平木杪,帆去入云根。


月榻留僧梦,风松吊鹤魂。

渺渺孤程逐雁飞,茫茫平野见人稀。


水纹萦石作虫篆,麦陇挂山如衲衣。


日月尚留沧海照,山川盍护翠华归。

我公英爽笑臞仙,来占东南古洞天。


几度倾身安社稷,一朝袖手向林泉。


长劳海内簪缨望,小作山中杖屦缘。

心如金石气如虹,整顿乾坤指顾中。


挽去暂成调鼎事,归来还作钓璜翁。


东山胜践今人见,西洛耆年几客同。

白首南屏坐不回,偶提佛法住天台。


幽禅有味风生磬,瘦影无尘月满台。


罗汉山中飞锡过,鲛人海上献珠来。

一锡随缘赴,天台又去登。


长亭旧别路,落日独行僧。


夜烧山何处,秋帆浪几层。

四明山水名天下,师去那知客路遥。


雪霁惊麇腾宿莽,月明寒鹊集疏条。


坐寻云顶千峰石,归趁江头八月潮。

赤城霞气映秋山,万仞丹梯梦里攀。


沧海猿啼风叶冷,石侨僧去暮云闲。


泉飞绀苑三花夕,天近瑶京一鹤还。

雁荡天台东路遥,赤城霞色带层标。


青山乞食林中晚,沧海浮杯夜半潮。


下界人烟分岛屿,上方钟梵出云霄。

东海窥蓬莱弱水,浩荡隐映金银台。
青山瞰吴越烟霞,明灭缥渺连天台。


天台岧峣一万八千丈,荡摩日月青云上。

飞步赤城标,连峰积空翠。


杳霭葱茜间,千秋隐灵异。


石桥孤鸟外,香界清晖里。

赤城霞气映层标,华顶遥临见石桥。


更到谢公登览处,泉声山影晚萧萧。

处士得琴要,谁师师自然。


为言秋思好,因听夜声圆。


耳出淫哇外,心摇寂寞前。

华顶危临海,丹霞里石桥。


曾从国清寺,上看月明潮。


好鸟亲香火,狂泉喷泬寥。

雁荡之瀑烟苍苍,中条之瀑雷硠硠,惟有天台之瀑不奇在瀑奇石梁,如人侧卧一肱张。


力能撑开八万四千丈,放出青霄九道银河霜。
我来正值连朝雨,两崖佰束风愈怒。

玉格功成碧诏迟,御风千里款黄扉。


旋纡兰佩朝丹禁,却捧云章入翠微。


绿蕴星辰藏古篆,绛宫龙虎闭神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