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患被东南,陵谷倏变易。
朝犹万家聚,夕为一沙碛。
非惟齐民灾,亦是诗人厄。
自说镡津上,辛勤葺数楹。
一家侨寄活,只手拮据成。
俗薄诗人厄,州贫太守清。
社里逢君可惠连,华宗分派各江天。
千山云树蛮烟隔,五月音书驿使传。
诗好总知心独苦,官闲赢得事多便。
他乡相见故人稀,听唱骊歌欲湿衣。
数酌犹临碧水坐,两舆空指暮林归。
池台月浸薇堂影,绣斧霜传桂岭威。
天南岁晚更依依,朔雪寒云绕树飞。
投馆惊看风土异,临觞怅忆故人违。
情同漓水仍西注,身似春鸿向北归。
微风篆水自成碑,清月磨潭不受疵。
万里此通归去路,扁舟堪载送行诗。
火珠簇压翠微鲜,丹粒团成蜜颗甜。
争为渴饕供燕豆,谁知赪汗困偿篮。
千尺嶙峋直立形,流传神应挟风霆。
石身本聚山川气,便是人心聚处灵。
皮皴肉紧发苍然,伏雪眠风傲岁年。
不见南阳龙卧者,本心元自直通天。
谁把深红浅绿蟠,羽毛飞动倚风阑。
时人不识来仪瑞,只向花前想像看。
传说当年契此翁,偶然来此笑春风。
忽抛布袋归何处,地下天高一阁空。
庭中说法有龙听,龙去庭空水一汀。
独有亭亭岁寒柏,不知人世自青青。
一水流南抱县行,一桥在上压溪横。
傍阑多少人观政,要与桥平水与清。
高山处处著虚轩,来此凭阑便欲仙。
下视浮云隔黄雾,平迎行日上青天。
乳峰真可避人闲,上妙高台天可攀。
未说旷怀便笑傲,堪从险处习闲关。
云影自从秋里薄,山姿岂必雨前更。
愁心附雁知何去,逸迹凭诗记所经。
秋满残林初送雨,夜严荒徼渐传更。
无心更着江湖记,庞俗曾闻山海经。
山人抱琴同月来,月光入户琴声哀。
起如十二峰头云乍散,孤猿三叫悲肠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