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楼上新诗二百篇,三吴处士最应贤。

非夷非惠真天隐,忘世忘身恐地仙。

散尽黄金犹好客,归来碧瓦自生烟。

建溪有灵草,能蜕诗人骨。


除草开三径,为君碾玄月。


满瓯泛春风,诗味生牙舌。

人贫鹅雁聒邻墙,公贫琢诗声绕梁。


坐客有毡吾不爱,暑榻无扇公自凉。


党锢诸生尊孺子,建安七人先伟长。

建极临万邦,稽古陛下圣。


除书日日下,有耳家相庆。


满意见升平,父老扶杖听。

建德真乐国,万里渺中州。


除荡俗氛尽,心如九天秋。


满船载明月,乃可与同游。

相并细腰身。
时样宫妆一样新。
曲项胡琴鱼尾拨,离人。

唱名纳禄尤崖异,誓墓休官更崛奇。


先辈翔而皆集矣,广文得此欲逃之。


圣门岂不高曾晰,列传何为首伯夷。

江南卑湿地,往往如长沙。


薄寒能中人,毛立噤齿牙。


初犹遭蒸炊,又似缚且檛。

齐王未知瑟,吴犬终怪雪。


越游售章甫,念子当折阅。


一鸣岂无年,百计但有舌。

明知儒道本同流,未了因缘不自由。


紫府寥阳随念到,红尘辛苦几时休。


精神常与天来往,躯壳不知谁滞留。

岂不逍遥自乐真,世闲何地可容身?


碧桃秋月原无物,丽日祥风只爱春。


天上尽多知己友,尘中安得见心人。


赤虬一跃蓬莱近,又恐丹邱有宿因。

学道无魔道不成,神人得计是无名。


光风自觉长潇洒,明月何曾有死生。


早悟梅花难养性,何如福地别寻盟。

自念久不偶,归老东南州。


地名水精宫,家有天隐楼。


收卷势利心,欲与汗漫游。

海风吹微云,载雨淮上来。


洒扫区宇间,削然无尘埃。


四月虽徂暑,幽襟为之开。

括囊无咎。
此意谁能剖。
岩石湖波供枕漱。

秦公我辈士,早踏翰墨场。
万言若投石,十年犹枯囊。
若欲泛江海,有亲在高堂。
物盈宇宙皆有穷,一气先天常浩浩。
荣华富贵能几何,百岁光阴如电扫。
开辟由来莫几年,圣哲英雄骨俱槁。
白鹭洲前春水宽,素王宫殿压惊湍。
风飘坠瓦鸳鸯冷,雨暗疏篁翡翠寒。
维翰未能穿铁砚,叔孙先已改儒冠。
江湖千里秋风客,翩然白云黄鹄。
石鼎烟霏,篆书红湿,随处菊香泉绿。
幅巾野服。
吴会富山水,吴兴盛人物。
风流自南朝,德誉世不没。
吾宗州之望,谱序远且蕃。
经世才高若命何,微茫骚雅寄编摩。
纯音已落人间久,孤愤犹存集外多。
喜看仙巢鸣鸑鷟,重闻古匣奏云和。
七盘一何高,苍翠净寥廓。
夜雨濯杉桧,春风散芝药。
细云散岩色,细径度危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