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麟丧虚灵囿,凤衰空帝梧。


陶镕存庶汇,霖雨润寰区。


旧疏同伊训,遗章入禹谟。

重位经三入,高年过七旬。


有言皆为国,无日不忧民。


温树萧萧影,甘棠漠漠春。

玄象中台坼,皇家上相薨。


大功铭玉铉,密事在金縢。


无复同鱼水,空嗟失股肱。

元老令终归葬日,有司重奏辍朝时。


骈罗卤簿三公礼,告赴同盟五月期。


何处更求廊庙器,是谁重作帝王师。

忍听咚咚窆鼓声,笳箫呜咽暮云凝。


勋劳自合同萧相,谥法还须比魏徵。


晓月暗垂丹旐露,夜风轻触穗帷灯。

曾拜四章辞相府,又陈三表罢留司。


朝廷年德刘仁轨,终始功名郭子仪。


印锁黄金尘暗澹,堂闲绿野草离披。

君恩虽听罢居留,官拜维师命更优。


异物忽随黄石葬,晚年终负赤松游。


凭谁借箸论归马,无复停车问喘牛。

空留遗像在凌烟,谁继堂堂命世贤。


将相位高三十载,风云道合一千年。


霖收傅说岩前雨,石陨娲皇补后天。

却说蒯良曰:“今孙坚已丧,其子皆幼。
乘此虚弱之时,火速进军,江东一鼓可得。
若还尸罢兵,容其养成气力,荆州之患也。

剑南节度孔目、官征仕郎、行太仆寺典厩署丞张庭询检校,朝议郎、行殿中侍御史颜真卿撰并书。


维唐天宝八载,太岁己丑,夏六月甲午,朔十有五日戊申,银青光禄大夫、守工部尚书、兼御史大夫、蜀郡大都督府长史、上柱国郭公,薨于蜀郡之官舍,春秋五十有九。


皇上闻而悼焉!诏赠太子太师,赙物千匹,米粟千石,官给灵舆,递还东京,所缘葬事,量事官供。

真人乘六龙,垂拱御八极。


日月一照临,乾坤尽开辟。


向来草昧初,庙议资玉食。

李太师收晋贤十四帖。
武帝、王戎书若篆籀,谢安格在子敬上。
真宜批帖尾也。

和议是,塞外蒙尘走天子。
和议非,军前函首送太师。


议和生,议战死。

馀寒尚峭。
早凤沼冻开,芝田春到。
茂对诞期,天与公春向廊庙。

云门乔木郁相望,谁似徐卿庆泽长。


两世四为符节令,三朝五锡太师章。


朱颜绿鬓明邮传,玉册金书出尚方。

即从东兖下东杨,羔雁纷纷簇锦堂。


家庆百觞师尚父,公余一赋鲁灵光。


孙枝玉树堪谁并,仙掌金茎待尔尝。

山中宰相启初筵,乍有修风绿野前。


北阙定书南极瑞,老臣亲致太平年。


尊开四代长宜柏,烛忆三朝旧赐莲。

东来紫气有真人,给苑含辉祗树春。


草忍自谙菩萨行,潭澄初现宰官身。


杯中水月无明失,句里云霞法界新。

悬却安车谢过从,忽占台斗暂移踪。


千家儿女看司马,片语乾坤识卧龙。


日暮林泉翻起色,春来桃李竞为容。

风流安石在东山,曾许从容妓乐间。


倾盖算来能几日,逝川东去不知还。


北邙原上寒云结,郑国门前晓月弯。

岩廊旧德汉储师,富贵优游自古稀。


四序不能违代谢,九原谁可与同归。


精神恍惚骑龙尾,功业纷纶在虎闱。

宇宙将昭泰,风云必会同。


帝师黄阁老,人羡黑头公。


庆节同尧历,新阳应嶰筒。

万古储英气,生贤镇庙祧。


方春回暖律,随帝下神霄。


早岁陪兴运,清忠服迩僚。

先帝垂衣久,元公翼戴长。


宵庐明月殿,晓卫白云房。


赐马行长乐,看花宿未央。

前朝太师宅,基撤万民庐。


太师一去宅,问宅今何如。


赤地无所有,庭树八九株。

赤舄三师贵,诸公百里封。


旧勋兼注意,馀事寄明农。


哀动襄阳市,悲残郑国舂。

孤童迨耆老,仕郡至三公。


任重仍长道,材全信永终。


时推子房智,人识伯夷风。

古墓年深草树荒,石人石马卧斜阳。


争如湖上逋仙冢,诗骨埋云万古香。

彤管少文堪约史,霜戈无艺可防边。


孟诸苍莽平台远,坐对秋光又一年。

河汉西倾火渐流,露华微冷透轻裘。


何当弄凤随惊吹,直上层城十二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