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肩舆十里绿杨阴,饱听黄鹂送好音。


津吏忽传官舫至,一尊聊话故人心。

得谢荷休泽,消摇在岩阿。


结庐庇风雨,樊圃搴藤萝。


塞坐古人书,日夕犹咏歌。

南城多佛刹,结构自辽金。


傍舍遗民在,残碑好事寻。


雨苔尘壁暗,风叶石床深。

休日得连骑,高秋天气新。


楼台惟见寺,井里半成尘。


坏庙鬼无主,荒丘狐化人。

一箪小寄青莲宇,尺土巍临白玉京。


名药晒庭分草木,好诗书壁杂真行。


劫尘息后心源净,僧腊高来颔雪生。

故人渺在云林端,手种梓漆阴团团。


不愤读书从鬼谷,何嫌卖药近长安。


白日定趋天禄阁,青春宜著鵔䴊冠。

子久丹青好,新图更擅长。


浮空烟水阔,倚岸树阴凉。


咫尺分浓澹,高深见渺茫。

庸蜀之西一竹筇,年来蜕骨已如龙。


扶登春殿谈经后,风雨时生掌握中。

古树尽归秋色里,人家常在水声中。


数行旅雁入云去,一簇招提倚碧空。

元丰宗匠是吾师,幽梦江湖每见之。
在昔才名真盖代,只今子弟好能诗。
六经更待黄麻拟,双剑终因紫气知。
危君英妙年,独往志千载。
天马出名驹,空行见风采。
昨日衔书到空谷,甚欲留之不能待。
伐木丁丁秋满山,诗筒忽到与开颜。
当时有客谙花洞,此地经年上竹关。
绝域尚怀身倚剑,深居曾梦手持环。
疾风吹细雨,忽忽过阴崖。
久喜江山静,新增节序佳。
秋声连迥野,暝色起高斋。
年年江海上,饮菊对重阳。
又复兹辰至,都无少日狂。
遥峰栖户碧,败叶拥池黄。
休沐同真赏,清明雪霁馀。
都城瞻壮丽,仙阁挹高虚。
亭馆烟霞合,园林锦绣舒。
数日出恒早,旋归已疲剧。
思睡方未暝,强起临几席。
席间有佳友,来来千里屐。
忆昔相逢数十年,一朝邂逅碧山前。
奚囊锦绣烟云湿,满目峰峦紫翠妍。
岁月尽从忙里过,文章还向世中传。
金风瑟瑟入空山,村落人家叶尽斑。
羡杀个中奇绝处,一天烟霭有无间。
郑君胸次有江山,应识区区只一斑。
山色空蒙斜日里,郁林遥指碧云间。
天星曾照遂昌山,人家隐约木石岩峦间。
贞元丞相有支裔,避地东入浙,甘与猿猱麋鹿老死不复还。
五季闽王郑光禄,至今拱木斩伐后,尚尔青珊珊。
野人筑屋青山底。
绿筱娟娟荫秋水。
天涯作客想江南,乞君题诗画图里。
南宫夜直拥青绫,二妙容台喜共登。
瑚琏久知清庙器,阶衔联署玉壶冰。
后来博士如公少,今日先生自此升。
使星东下斗牛墟,潜德幽光待发舒。
昭代进修三国史,词臣来购四方书。
是非往事询黄发,咫尺清光动玉除。
宣文阁上危夫子,日侍经筵眷遇优。
只阅秘书供御览,旁求遗籍赞皇猷。
琅琊南渡终承晋,昭烈西征亦继刘。
临川先生富文学,愿见久矣不可亲。
夜占使星动牛斗,晓闻官轺薄东鄞。
欣然出门往见之,向者佩诵今始真。
独怀十载竹书光,今日追游越水乡。
棹发钱湖情浩浩,梦回梵宇月凉凉。
莼丝入豉春流滑,菰米舂云晚饭香。
华盖山前爽气浮,瑞钟人品最清修。
汗青笔力齐班马,太白神光焕斗牛。
绛阙早朝香满袖,玉堂夜直月如钩。
使者南归海上城,远还慰藉见交情。
书来乌粤知彊健,诗到耽罗识姓名。
绮语红尘忘结习,黄麻紫诰被恩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