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阿阁巢高彩凤归,相思凄断越江涯。
九重天远书来早,五色云深梦到迟。
杜屋秋风吟自苦,膺舟夜月醉无期。
兄弟此为别,江山几度愁。
猿啼千里夕,雁叫一声秋。
颜色何因觅,音书仍未收。
八十将登鬓未华,近来强健更堪夸。
春游不拄鸠头杖,夜坐犹烹蟹眼茶。
林下相从知有日,客边闻说喜无涯。
夹城门外好风光,曾醉君家碧玉觞。
杨柳青旗连坐榻,杏花春色过邻墙。
回鸾锦字新题句,睡鸭铜炉小篆香。
寥寥南北雁声沈,萍梗他乡雪满簪。
兄自抱孙安稳睡,我因耽禄战兢深。
风尘飘䬍千山暝,道路驱驰百病侵。
云霄万里早翱翔,群从中间见凤凰。
江右铎声西蜀振,庐山高拱雪峰昂。
福星迥向闽中合,文字还传翰苑香。
寒澌缓缓回春流,闸河不任浮轻舟。
空斋腊去六十日,短梅疏花为客留。
梅花留客看春雪,三月西湖有此不。
冻砚炙空山,虫鱼老自注。
昂昂七尺躯,埋头死章句。
圣武迈周宣,猃狁哀匪茹。
不妨丈室共谈禅,懒读《南华》第一篇。
成佛未甘居谢后,论文那得在卢前。
听钟野寺千山里,打桨寒塘万柳边。
气味相亲有几人,知交握手见天真。
嗣宗才藻能超俗,叔度襟怀果绝伦。
文阵声名推卓越,诗家格律著精纯。
征雁俄惊过汉南,逢君此日快深谈。
交情自觉忘新故,诗味真能阅苦甘。
腹有经纶才久裕,胸无尘俗趣尤涵。
老父高情爱闭关,逍遥诗酒卧南山。
烟霞久住红尘外,鸥鸟相寻绿水间。
佳卉庭前关锦幔,远峰屏上簇螺鬟。
喜拜严亲鸠杖前,东风菖叶杏花天。
苍颜白发观兹世,酒量诗怀似昔年。
远道暂来看弱息,空囊无计奉初筵。
地老天荒行路难,尘羁初解怯凭阑。
故人呜咽探诗卷,弱女嘤咿傍晬盘。
姓氏与谁投白社,湖山从此著黄冠。
山鬼冯人技易穷,方知万事属天公。
兴亡满眼归辽鹤,得失无心老塞翁。
牙轴尚存供炳烛,玉台重整试飞蓬。
苏门长啸后,谁复识孙登。
齿砺南山石,心枯北海僧。
百年闲鹤立,千里困龙腾。
怅然愁结。
荡轻云不散,莫天无极。
乍佩解、花下逢君,费重赠断肠,寸笺春色。
燕北书传一雁过,年华每自惜蹉跎。
尘埃袍草功名薄,风雨槐花涕泪多。
已是言愁推卫玠,那逢荐士有常何。
玉堂清冷不成眠,却忆芦埼系钓船。
篷背萧萧洒秋雪,画中著我白鸥边。
竹翠捎窗露气清,鸥波一片照人明。
听风听水寻常事,要向秋堂画月声。
春阴日日涵朝晖,山城睥睨如重围。
匆匆已过二月半,暖风扑鼻香馡馡。
讼牒台符厌遮眼,赏心乐事殊疏稀。
昔尝请郡归东川,衰迟幸会使者贤。
开诚论议简条目,一境草木沾春妍。
公斋清暇弄诗笔,更唱迭和多长篇。
圣主宽仁念小臣,江湖未许去垂纶。
眷言剑阁出车远,用锡枫宸湛露春。
燕豆恩光浮四坐,旌旗喜气动三辰。
约略古堰西,坡陀山外路。
相从十二年,迎送几来去。
与君外形骸,更自离言说。
此聚虽难常,此意终不别。
怀人耿青灯,兀兀香事已。
梦绕明月湾,水清见石底。
石林居士詹山老,鹤骨山清出秀眉。
己卯相逢芹泮日,戊申共釂菊花枝。
年华迅若东流去,道貌岿然太古遗。
诸刘兄弟贤,一一无可选。
竹林锐头郎,风味吾小阮。
平生天机深,善闭得内楗。
车驾行将享孟春,月收梅影可愁人。
雨师不管闲歌舞,预向天街洒暗尘。
辛亥仲春将徂兮,有客踵门曰风日流丽,邀余共泛西湖之舽。
伋南去而忽西兮,昨之折槛今复饰以成杠。
背苏堤万丝之绿阴兮,望一簇孤山之青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