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畴昔欲求法,初参沩印禅。
已知物外趣,顿谢区中缘。
不学兰那行,终归兜率天。
北走出都门,寒坰冒初雪。
言瞻汉三公,严祠奉遗烈。
襜帷未行春,首兹荐腥血。
高燕初陪听拊髀,清谭仍许奉挥犀。
自知伯起难逋峭,不比淳于善滑稽。
舞奏未终花十八,酒行先困玉东西。
阖闾藏窆处,白虎卧其丘。
殉葬剑已化,金精犹上浮。
秦强事穿伐,鬼功叶人谋。
池亭秩芳筵,落日船始放。
晴空散馀霞,秋水净氛坱。
高荷虽离披,尚尔绿弥望。
汝颍日滔滔,巢由绝世高。
风流虽缅邈,舟楫共游遨。
雉堞萦回远,山川应接劳。
江南多佳山,骈首闯城郭。
缅怀在坦夷,要使一见廓。
邦侯王事馀,幽致到丘壑。
观潮阁在东溟上,有客来登自华阳。
不道雪山通老柏,却看朝日上扶桑。
胜游气合南三郡,妙画家传晋二王。
缓辔乘骢转翠巅,偶陪宪使到龙泉。
苍松老桧参天色,碧瓦朱甍耀日鲜。
救旱有灵皆乐岁,为霖无地不丰年。
虎丘山前新筑城,虎丘寺里断人行。
胡僧自识灰千劫,蜀魄时飘泪一声。
渐少松杉围窣堵,无多桃李过清明。
君子每垂眷,江山共流眄。
水远林外明,岩近雾中见。
终日西北望,何处是京县。
层屋架城隈,宾筵此日开。
文锋摧八阵,星分应三台。
望雪烦襟释,当欢远思来。
登览值晴开,诗从野思来。
蜀川新草木,秦日旧楼台。
池景摇中座,山光接上台。
城上芳园花满枝,城头太守夜看时。
为报林中高举烛,感人情思欲题诗。
宾阁玳筵开,通宵递玉杯。
尘随歌扇起,雪逐舞衣回。
剪烛清光发,添香暖气来。
危轩重叠开,访古上裴回。
有舌嗟秦策,飞梁驾楚材。
云霄随凤到,物象为诗来。
仙郎膺上才,夜宴接三台。
烛引银河转,花连锦帐开。
静看歌扇举,不觉舞腰回。
华堂良宴开,星使自天来。
舞转朱丝逐,歌馀素扇回。
水光凌曲槛,夜色霭高台。
弘阁陈芳宴,佳宾此会难。
交逢贵日重,醉得少时欢。
舒黛凝歌思,求音足笔端。
昔贤遗宅悬千载,此日高旌到二公。
人去碧山空有鹤,兴来彩笔总如虹。
晚搴蘋藻春云里,醉倚蒹葭暮雨中。
昔闻蓬岛有三洲,今见壶山锦水头。
题石诗存人已远,炼丹仙去灶还留。
岚生海屿千峰暝,风度云关六月秋。
揽衣旧识雷峰路,不到雷峰四十年。
步履得陪林下客,笑谈真出世中仙。
楼台远近来山色,村舍周回绕稻田。
祠殿森严楯陛重,雍歌初彻燎烟浓。
虞周典礼千年合,文武衣冠百辟从。
日影渐移高阁漏,露华犹拂御街松。
林园春雨余,竹色浮绿雾。
美酒生微波,残梅杂芳树。
尘暄隔清池,玄赏惬幽趣。
小结山亭石径斜,探幽飞盖入烟霞。
平临坛寺三千界,俯瞰江城十万家。
槛外徘徊看海色,樽前笑语落天花。
晼晚年垂尽,阴沈气始凝。
云霄方一色,霰雪忽相仍。
何处兹辰好,吾州自古称。
扫尽阴氛尽见春,荒山风物一时新。
谪仙自是和羹手,聊与梅花作主人。
一气运转无时停,阴阳消长权相仍。
不有栗烈谨闭固,安得生育万化兴。
东南之土苦妍暖,大冬往往水不冰。
西山淼淼送斜阳,往事回头一梦长。
万里喜沾新雨露,百年重拓旧金汤。
杵声撼野雷初动,锸柄挥风蚁自行。
溪山自昔东阳胜,宾客偏于北海多。
四坐英标真倚玉,一时雄辨剧悬河。
淹留惭应三刀梦,岂弟仍传五裤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