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七旬彼此对堪怜,病里回思一慨然。


少小精神皆敝尽,老年岁月任推迁。


常怀旧学穷经史,更想余闲力简编。

武林一再寻游处,独有西园见写真。


地与古人争世远,乱经重葺视今频。


流风尚接同光后,雅集应惟海岳伦。

曲里魂销,句中眉舞,赏激当年曹范。
过眼轻云,断肠芳草,泥犁绮言都忏。


任蠹饱、残编散。

马援枕前叹,张飞帐下怨。


古人有馀泪,今日不堪言。


犬豕方逃格,玙璠忽自焚。

选吏时无最,论兵世有书。


风神相门旧,胆气将坛初。


地轴尘埃转,天航津汉虚。

与君中山时,心乐得乐土。


未始厌耳闻,宁或刺眼睹。


风雨喜分散,乐事亡难补。

坎坎分明拔河戏,盛在北朝唐尚尔。


画手何人郑子虔,妙不戏人惟戏鬼。


更无狞厉可严怖,既曰依人人是拟。

城头高轩跳千里,数里苍山兼寒水。


帆开半落有无间,鸟飞不断丹青里。


北斗疏疏河汉晓,蓬莱一登天下小。

横披五尺素,中有万叠山。


山卜千丈溪,恍疑泻潺潺。


西风偃古木,惨淡秋色顽。

庙门斜开压江浦,红裳小巫未击鼓。


太守焚香令致词,愿驾苍龙作霖雨。


三神鼎峙名谓何,子胥范蠡马伏波。

山楼开处映晴霞,消夏虚明水阁斜。


云影倒窗思泳藻,松风吹落鸟衔花。

天末翛翛起画舲,骊歌清切也堪听。


十年夜雨头垂白,万里春风草又青。


莫恋皋比专鲁席,终须豸角瑞尧庭。

偶然携酒作郊行,才出尘中眼校明。


岁月几何新景象,河山百二旧神京。


初凉道上行人影,斜日村中打麦声。

天纵贤人不计秋,行藏信意得悠悠。


花封襄水留民仰,竹杖吴山作伴游。


景入桑榆尘事省,春填门户圣恩稠。

竹岩先生爱清逸,玉堂南畔裁双柏。
盘根得地凡几年,直干淩空绕百尺。


交加错落势欲飞,偃蹇向人如对立。

隐时天子亲临幸,御笔题诗胜赐湖。


借问古今贤宰相,老来有此宠恩无。

松隐山中岁已多,老龙倦卧许摩挲。


夜深一觉丁公梦,携取风松入调歌。

主人习静厌喧繁,遮眼文书亦懒看。


独有园池闲不得,杖藜消日弄渔竿。

镇边曾见二毛侵,扫尽尘埃破暝阴。


到得功成身便退,不消猿鹤怨山林。

东风张主散群芳,报答风光诗思狂。


自是舞雩寻乐惯,非因啼鸟唤人忙。

碧山学士爱筼筜,日报平安到草堂。


末路风浪无复梦,全身不用学鞭羊。

云作帘龙山作台,园亭花卉四时开。


不知蛱蝶纷纷过,惟爱群鸥日日来。

园待公归岁欲深,公归不待竹成林。


从来出处非容易,白日青天识此心。

谁凿天河露玉盘,登临却在画中看。


高祠隐映丹青像,正笏分明谏诤官。


海鹤九霄摩翮劲,岩松千仞挺霜寒。

鹿失胡元运已穷,先生犹自守江东。


亦知华夏归真主,端为网常尽此忠。


秋老树含霜气烈,雨馀花带血腥红。

君子尚贞白,尘累皆弃捐。


寸心何所似,璧月澄深渊。


一从辞故乡,高步青云边。

玉署岧峣禁苑西,石渠天禄势相齐。


云霞绚彩当窗近,奎璧回光照席低。


天阙喜同联剑佩,仙家何必羡刀圭。

风袅炉烟散水沉,隔帘千树昼阴阴。


广寒云气通西苑,长乐钟声出上林。


瑞日迥浮双阙近,彩云低覆百花深。

两京长许从和鸾,盛世赓歌兴岂阑。


在藻赋馀欣锡宴,伐檀诵罢愧徒餐。


只惭浅薄叨陪久,总谓明良际会难。

休将青镜惜流年,身在瀛洲即是仙。


视草每教依玉几,簪花常得侍琼筵。


宫罗叠雪颁时服,宣管含云拂御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