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何事荆台百万家,惟教宋玉擅才华。


楚辞已不饶唐勒,风赋何曾让景差。


落日渚宫供观阁,开年云梦送烟花。

真人翳凤驾蛟龙,一念何曾与世同。


不为行云求弭谤,那因治水欲论功。


翱翔想见虚无里,毁誉谁知溷浊中。

瑶姬家山高插天,碧丛奇秀古未传。
向来题目经楚客,名字径度岷峨前。


是邪非邪莽谁识,乔林古庙常秋色。

悲秋人去语难工,摇落空山草木风。


犹有市人传旧事,酒垆还在宋家东。

旧国风烟古,新凉瘴疠清。


片云将客梦,微月照江声。


细和悲秋赋,遥怜出塞情。

将暮。
乱心素。
上客风流名重楚。

云雨朝朝峡里兴,可能无复梦中情。


巫娥若问谁为赋,敢乞君王道宋生。

楼名白雪因词胜,千古江山春雨馀。


宋玉遗踪两苍石,莫愁居处一荒墟。


风横烟艇客呼渡,水落沙洲人网鱼。

此地真埋玉,何人为续招。


秋风吊师罢,暮雨逐王骄。


万事才情损,千秋意气消。

自来南楚好才华,祖述风骚始宋家。


渔父歌声同缥缈,接舆辞采共纷葩。


湘江水冷长含雪,巫峡山多易变霞。

萧萧秋气满枫林,一片离忧托素琴。


好色只知神女丽,微辞难得大夫深。


玉钗罗袖徒为尔,秋竹幽兰不忍侵。

风高气肃水泉清,憭慄增人志不平。


海燕翩翩频失影,山蝉咽咽早无声。


生悲楚地元多怨,死恨秋天不肯明。

秭归乡里满梧楸,宋玉悲深此地秋。


枻影依依渔父在,砧声隐隐女媭留。


泪成玉米田何处,身别龙门夏已丘。

一代离忧写未央,无穷芳草在文章。


骚经自可为诗传,逐客繇来是楚狂。


风雅再教高弟变,童蒙先拾大夫香。

天生芳草作衣裳,词赋还争日月光。


楚水兰荪从此盛,巫山云雨至今香。


三闾尸谏因同姓,千载魂归为哲王。

萧条草木变衰时,秋气悲哉汝更悲。


感梦空劳天帝女,招魂不返水仙师。


三闾哀怨多高弟,南楚荒淫总寓辞。

无端宋玉始悲秋,萧瑟长令异代愁。


楚国大夫多丽则,湘累弟子更风流。


美人不向离骚取,神女频从梦寐求。

荆南多巧说,宋玉尚微辞。


神女空魂梦,湘累已别离。


荒淫言是托,摇落气何悲。

草白烟寒半野陂,临江旧宅指遗基。


已怀湘浦招魂事,更忆高唐说梦时。


穿径早曾闻客住,登墙岂复见人窥。

世间佳丽每专房,一顾多应万事荒。


梦里若无真实处,不妨频为赋高唐。

楚国伤心地,归州阴雨时。


徘徊江上宅,犹傍屈原祠。


海气长鲸恶,秋风山鬼悲。

宋玉亭前悲暮秋,阳台路上雨初收。


应缘此处人多别,松竹萧萧也带愁。

瑶姬家山高插天,碧丛奇秀古未传。
向来题目经楚客,名字径度岷峨前。


是耶非耶莽谁识,乔林石庙常秋色。

心花落艳。
似寂寞、枯禅退院。
便吟出、晓风残月,那是兰陵真面。

兰台清吹拂冠緌,薙草新居对渺弥。


丽赋朝云无处所,羁怀秋气动赍咨。


三年送目愁邻媛,七泽迷魂怨楚词。

蜀川三峡,有高唐奇观,神仙幽处。
巨石巉岩临积水,波浪轰天声怒。
十二灵峰,云阶月地,中有巫山女。
屹危阑、郢都西北,滔滔汉水南去。
兰台陈迹何从访,废宅芳池凝伫。
愁绝处。
文心若流水,千古道犹真。
习坎冰停处,虚坛瀣露新。
常忧绠素断,已觉甃花湮。
按节重为万里行,云山到处客愁轻。
漫夸宋玉才难并,解识文翁化早成。
玉垒晴开翡翠色,锦江月落子规声。
孤客逢秋感此身,一篇佳句占阳春。
还同逐客纫兰佩,自有招魂拭泪巾。
万古只应留旧宅,此生无路访东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