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钗燕拢云睡起时。
隔墙折得杏花枝。
青春半面妆如画,细雨三更花又飞。

春风吴柳几番黄。
欢事小蛮窗。
梅花正结双头梦,被玉龙、吹散幽香。

杜陵之后有孙耒,自守诗家法度严。


秀骨可仙官况薄,高情追古俗人嫌。


起看星斗夜推枕,为爱江山寒卷帘。

巴水天边路,啼猿伤客情。


迟迟云外尽,杳杳树中生。


残月暗将落,空霜寒欲明。

柳边又报瑞莲开,持与南薰讨论来。


君子花宁儿女态,隐居人岂艳阳才。


一经在昔曾双荐,三世于今不异财。

草塘晚泛亦佳哉,谁为贫谋献鲙才。


自入船来银泼剌,且留客共月徘徊。


不须溪友投竿线,径与诗人上酒杯。

孤篷夜傍低丛宿,萧萧雨声悲切。
一岸霜痕,半江烟色,愁到沙头枯叶。
澹云没灭。

八月水平湖,映断峰、小岑黛绿新染。
鬟雨更连宵,圆沙没、丝禽旧痕寻遍。
柳根凉浸,烟梢低蘸鱼床浅。

爱补荷衣,慵含鸡舌,只合与鸥为侣。
一砚随身,贪看江南云树。
拓小槛、蝶外飘花,辟斜径、燕边零雨。

维衡屹南荒,作镇自开辟。


蟠根结地厚,面势倚空碧。


陂陀数州境,高下相接迹。

第一妍词第一姝,如今都作案头书。


骊珠剩训雕笼鸟,茜袖闲挥插架鱼。


眉翠略同诗点染,唇红微有墨沾濡。

房老传诗自弱龄,檀郎开出巧心灵。


歌中度意当场笑,舞隙酬言隔座听。


秋女自来神女梦,薛王翻笑寿王醒。

记得萧郎注目初,一枝琼树上红氍。


游春梦不收罗荐,真色人宜入画图。


家字针神推手爪,幼餐沉水透肌肤。

口诵严君口授书,手提慈姥手缝衣。


寸草安能报春晖,远志不敢回当归。


嗟儿客宦游有方,舅姑晨兴妇在旁。

标举孤芳蕴异香,定知经历几炎凉。
自来不受春拘束,显是司花少主张。
鸣鞘踏月大堤长,鼓枻穿云落日黄。
十里青漪菱草荡,四山红雨杏花冈。
客从民气觇春事,人在枝头看艳阳。
江烟接素秋,乘夜荡轻舟。
霜微叶随落,波平月不流。
相逢似洛浦,乍闻如江洲。
胭脂着雨弄馀妍,力挽春晖上舞筵。
谁道卷纱红映肉,杜陵正欲补遗篇。
珊瑚碧树小明月,散作人间无尽香。
伏雨阑风浑不惜,为君高处踞胡床。
品题芳事有春工,姚魏风流胜浅红。
莫傍沉香亭北看,只宜卮酒对山翁。
江南本是山水国,峡影峨云插空碧。
世人爱画不爱真,一幅生绡悬素壁。
董生好手毕宏上,意在笔先方落笔。
嵌空奇崛石一拳,绿蒲攒剑森且蕃。
虬梅屈折龙蜿蜒,苍干藓蚀低盘根。
琼英已露冰样白,香气便觉凌芷荪。
月落城上楼,乌啼楼上头。
一啼海色动,再啼朝景浮。
马鸣黄金勒,霜满翠羽裘。
清明院落夜溶溶,宠柳娇花让雪丛。
乱搅三眠飞絮白,浪搀百子石榴红。
烧残高烛东风后,掩却重门细雨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