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绝盛难为继,何因见二难。


云中双华出,天外一峰寒。


向月衫犹短,飞空翮共宽。

官居无时节,簿领去复回。


胁息文网中,壮心安在哉。


积雪满西峰,中天白皑皑。

漠漠鲜云习习风,谷莺娇啭小园中。


谢塘初长如裀草,湘渚难留避弋鸿。


轻雨落花红扑地,惹烟垂柳绿萦空。

平生爱山看不足,支颐远望西山麓。


今年身似不羁鹤,竟理飞帆挈行襆。


山中佳处推石公,俯视群峰皆婢仆。

君竟翩然返故居,题桥应笑拟高车。


宁编《荆楚岁时记》,不读司空城旦书。


词赋飞腾聊自喜,江山辽落兴何如。

倚檐楹万感,算都换、鬓丝皤。
记燕几裁云,禅床屑玉,如梦经过。
鸣珂,故家巷里,怅承平乔木化寒莎。

迤逦巑岏又北行,湖光山色倍幽清。


碧云寺接香山寺,应上来青第五楹。


一带蜿蜒似画图,出山仍自入山居。

馀霞收尽寒烟绿。
江山一片团明玉。
欹枕画楼风。

桑柘如钱柳如雪,南村北村欲蚕月。


老翁饭饱摩腹行,白鸥自随闲唤铁。


扳花正恨颜色乾,哦公七言毛骨寒。

胡尘暗中原,大驾巡江都。


春风遂南渡,百辟咸奔趋。


衣冠困陵暴,川陆纷舟舆。

新亭花木低几杖,叶幄已成藏远山。


小渚云生夜深月,十分秋思五湖间。

逢人但说逃禅晋,句里风烟带九秋。


七字铿锵快先睹,梦魂竟下荻花洲。

何人着脚傍岩幽,好事无过竹务猷。


妙语径追盘谷序,轻舟独信剡溪流。


牛刀小试知多暇,鹤板迟来坐不谋。

庭前兰玉走斑衣,堂上埙篪乐寿卮。


永昼牙签纷简帙,深庭豹尾卧旌旗。


笑谈自有江山助,勋业从来草木知。

蕙櫋兰橑湿青红,衡岳湘江一望通。


晓日云烟随几杖,春风花草近房栊。


赤松未结忘机伴,绿野聊从避俗翁。

前山立玉水萦罗,径竹当门一里过。


管子与予成莫逆,曲生邀我到无何。


老来鹤骨寒犹健,病起霜髭短更多。

小隐精庐占一丘,趁行羁雁远相求。


豺狼当道谁青眼,兄弟他方俱白头。


问舍终同茅屋老,榰车聊共菊花秋。

雪泥断路屋生云,暗坐陵阳一月春。


黄犬有知空寄恨,青毡无梦独伤神。


急行已负梅花约,渐老长思棣萼亲。

世路人心比太行,此君真可共徜徉。


霜凝劲节明朝坞,月落寒梢散夜堂。


可但七人供笑咏,要令千亩作阴凉。

指点层云气可干,官身浩叹不如闲。


几回落日诗怀古,一半春风酒破悭。


许我婆娑从白发,于人妩媚有青山。

秋霜草花落,梦君浮屠宫。


羁魂得清游,短章见深衷。


破屋仰见天,何人记卢仝。

论高不蘧蒢,语妙无摘裂。


堂堂正始流,渠可补此缺。


斯文久不见,老意今始惬。

柳下嵇郎好在无,深居应得静工夫。


丹成便许随鸡犬,分定初知豢鹤凫。


痒处端能窥鸟爪,梦中不用断龙胡。

章贡三年两到休,况今又落最南州。
思归梅岭不相梦,惜别葛溪犹涨愁。
子为坐穷知理道,吾从遭病忆交游。
枕中肘后为渠空,效验如何小不同。
失马安知非后福,获麟未必不终穷。
纪昌已费二年学,造父犹争三日功。
寂寞相如四壁耳,陋巷萧然穷饮水。
虽似退之厌权门,时作封人慕君子。
惭愧知音个中人,近前不学丞相嗔。
殿前对策士如墙,我对山人说坐忘。
岁晚单衣只自短,愁来白发有时长。
山中蜡屐晴犹著,石上朱弦雨更张。
几载林丘草木黄,故人霄汉独难忘。
宫衣雨露犹沾湿,文律江湖共短长。
笔迹旧时倾禇薛,才名此日数鼌张。
马融方直校,阅检复持铅。
素业高风继,青春壮思全。
论文多在夜,宿寺不虚年。
翼亮登三命,谟猷本一心。
致斋移秘府,祗事见冲襟。
皓月当延阁,祥风自禁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