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门庭有水巷无尘,好称闲官作主人。


冷似雀罗虽少客,宽于蜗舍足容身。


疏通竹径将迎月,扫掠莎台欲待春。

梁园不到一年强,遥想清吟对绿觞。


更有何人能饮酌,新添几卷好篇章。


马头拂柳时回辔,豹尾穿花暂亚枪。

大夫官重醉江东,潇洒名儒振古风。


文石陛前辞圣主,碧云天外作冥鸿。


五言宁谢颜光禄,百岁须齐卫武公。

长忆梁王逸兴多,西园花尽兴如何。


近来溽暑侵亭馆,应觉清谈胜绮罗。


境入篇章高韵发,风穿号令众心和。

曾经谢病各游梁,今日相逢忆孝王。


少有一身兼将相,更能四面占文章。


开颜坐上催飞盏,回首庭中看舞枪。

晓山障望眼,脉脉紫翠横。


澄江已不见,况乃江上城。


结束治野装,木末浮三星。

春水涵波绿渺弥,江南芳草又离离。


谢家元住青山郭,郤氏近攀丹桂枝。


衣下香囊非尔好,床头诗卷愧吾痴。

秋池对门莲子枯,野壁剥月蜗涎涂。


庭中两株石楠树,上有山鸟长相呼。


当时联巢接飞者,一落梁宋一海隅。

昭亭山色无纤尘,昭亭潭水见游鳞。


长松碧筱入古寺,石上高僧度几春。

闲云浓淡作朝阴,柳色江头春已深。


谁为宣城故人说,依依只似去年心。

风雨江头思故人,东南烟水湿青春。


宛溪东岸垂杨树,想见烟眉亦解颦。

五云书札何时得,古锦诗囊久未倾。


急遣能言管城子,仍烦解事楮先生。


饱霜穴兔秋方健,照雪溪藤捣更精。

一醉曾将万事齐,暂陪欢去便如泥。


黄花李白墓前路,碧浪桓彝宅后溪。


九月霜中随计吏,十年江上灌春畦。

风范支公昔未颓,龙池曾辩劫前灰。


竹斋疏雨焚香坐,花径闲云乞食回。


地胜东林时卓锡,天长南海一浮杯。

钟山月色寺中梅,最爱山头坐雪堆。
今日倦游归海国,他年相约共林隈。
霜花过岭侵行李,松影还家覆酒杯。
官烛依然泪满台,望中溪嶂似蓬莱。
登楼几度碧云合,对酒独看明月来。
松叶连檐霜后好,梅花喜客腊前开。
北门笳鼓散天骄,万里连营节制遥。
搜虏夜驱沙苑马,射生秋落黑山雕。
军中裨将咸推毂,帐下降戎半珥貂。
词林巨擘久心降,万斛龙文只手扛。
革履似因求见数,朱衣暂隔引前双。
明当归辟翘材馆,想未能忘濯锦江。
对床有约二苏公,湖海何曾出处同。
得似公家情缱绻,相看岁晚乐冲融。
宛陵信是佳山水,公馆翛然若翠蓬。
一纸江南到屋扉,高秋漠北奉宫闱。
金微驻跸逾唐塞,铁勒鸣弰接汉畿。
绵蕞行朝因贽玉,蹛林望祭类游衣。
书札精奇已换鹅,仍闻依旧卧烟萝。
诗成万首犹嫌少,酒饮千钟不怕多。
乡寺夜开云梦月,石房寒锁洞庭波。
杜叟学仙轻蕙质,韦公事佛畏青娥。
乐营却是闲人管,两地风情日渐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