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小侄名阿宜,未得三尺长。


头圆筋骨紧,两眼明且光。


去年学官人,竹马绕四廊。

梅花年后欲离披,恰是先生变食时。


送与西楼一尊酒,诸君莫负可怜枝。

偶来山邑便成家,惭愧潘生满县花。


想见清樽槛边饮,尚留佳句壁间夸。


根株未老年年好,艳色方秾日日加。

松因溪得名,溪吹答松声。


缭绕能穿寺,幽奇不在城。


寒烟斋后散,春雨夜中平。

两世茕茕各一人,生来且喜富精神。


欲教龆龀从师学,只恐文章误尔身。


但有犁锄终得饱,莫看纨绮便嫌贫。

罗浮主者是仙才,东老诸孙亦俊哉。


风雨春城花落尽,江山故国燕归来。


酒盟自有乌巾在,笑口应随皓齿开。

阁天孤峙老棱层,万古荒台万古登。


君逐我来无记性,东坡言是德云僧。

洞崖秋藓碧层层,夺竹穿松际晓登。


想得紫芝初入手,汲泉钻火欲呼僧。

秋落遥峰翠几层,不知何处啸孙登。


而今小坐黄云看,谁道方袍不是僧。

天风吹入紫云层,高阁逢秋快一登。


多少傍花随柳意,还馀一个玉台僧。

恰见蜘蛛喜,便知鸿雁来。
大波窥汹涌,遥岫见崔嵬。
怀土欲心折,拆书先眼开。
渌水荷花一片开,池塘终日少尘埃。
鸬鹚鸂鶒无穷喜,总拟将迎画舫来。
不见当年花木春,丹青台榭欲荆榛。
簿书到日应无事,会与江山作主人。
公才酬酢有馀闲,六路从容指顾间。
仁泽但令民共乐,不妨清赏遍江山。
欢声忽自满江淮,知是公车匪日来。
霖雨会当苏岁旱,薰风正欲长民财。
一水相忘复此时,世情岂故与人违。
江湖雨涨潜鳞去,霄汉云深画鹢飞。
晓月正思公共载,春风好与我同归。
贷粟监河公自贫,蔬菹投我觉情亲。
不须乞饭去香积,谁会献芹如野人。
维笋及蒲全似古,式歌且舞恰当春。
事事无能抵忆君,风条前夜已纷纭。
顿成轻别方回泪,略减容光又几分。
清川望不极,行客感何深。
落日他山外,怀君紫雾林。
索居时屡改,愁思病兼侵。
镜中愁鬓欲成皤,新画应惭郭泰和。
花谢晓风方恨急,麦收春雨竟嫌多。
曲房辟湿频烧术,单裌生寒重易罗。
十载长沙路二千,归心日夜在长安。
居家有誉眉空白,恋阙无谋心谩丹。
获雁不闻苏子信,沐猴徒笑楚人冠。
致尔自何处,初来犹索腾。
真宜少陵觅,未解柳州憎。
婢喜常储果,奴嗔屡掣绳。
书阁闲吟只自凭,短帘风峭酒微醒。
向阳溪岸梅先白,得雨山田麦渐青。
老衲倚筇林下寺,野翁待渡水边亭。
鸣蛩只为秋呜咽。
罗窗暗恨何时歇。
一枕耐思量。
问苍官、不知其纪,液波南北萦带。
日边楼阁凭高起,拱揖满天霜黛。
凝翠霭。
牛首蒙倛两误传,与人同处最难言。
孟轲出语不惊坐,熟复方能知委源。
微言固已成糟粕,纸上形容转更疏。
要识平生真面目,百无所似若为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