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柴门杂树向千株,丹橘黄甘此地无。


江上今朝寒雨歇,篱中秀色画屏纡。


桃蹊李径年虽故,栀子红椒艳复殊。

鬓毛萧飒齿根浮,徂岁翩翩肯暂留。


穷巷多泥谁问疾,空阶滴雨又经秋。


自营可笑夸三窟,善守宁须筑百楼。

暮年心事与谁同,到处飘然一病翁。


断梦凄凉灯影里,残诗零落雨声中。


莫惊颜鬓浑非昨,略数朋侪已半空。

江村风雨晚冥冥,闭户添衣怆客情。


炉爇松肪如蜡爨,鼎煎茶浪起滩声。


团栾赖有儿同话,剥啄应无客可迎。

折木翻涛一夜风,浮云吹尽日行空。


天公岂是真悭雪,三白留来付腊中。

江南殊气候,冬雨作春寒。


冰雪期方远,蕉絺意始阑。


未妨溪草绿,先恐岭梅残。

何事冬来雨打窗,夜声滴滴晓声淙。


若为化作漫天雪,径上孤篷钓晚江。

幽栖又三冬,好雪无一片。


今晨霭同云,薄暮集微霰。


先声乃如许,落势大可见。

晨光留宿温,山霭动云叶。


遥遥相送情,悢悢念寒涉。


怜无金母术,为返桃花靥。

重阴薄微阳,万族息群动。
夜昏闭衡门,土壁周无缝。
长襟覆短床,黑蛇蟠铁瓮。
山云作山雨,问山山不知。
我心正如此,君子复何辞。
雪色侵长薄,鸡声过短篱。
有期久不至,旦旦问童奴。
雨过荆扉湿,风回树叶疏。
兴移剡溪舫,诗在灞桥驴。
阴雨先晨作大寒,东归道路恐难干。
故园梅树花开未,犹拟春前十日看。
斜斜细雨北风吹,正值春分节近时。
绿草贪生偏自得,只愁红紫损花枝。
寒风催改岁,阴谷待回春。
旅鬓星星短,行厨日日贫。
室家携自累,僮仆转相亲。
水宿愁零雨,江寒傍客裘。
川原犹万里,漂泊且孤舟。
不为资三径,何缘薄一丘。
孤村带层阜,野水生黏苔。
老渔寒不归,秋阴潭上来。
谁将黑布袋,韬我光明天。
六合澄清变,崇朝阴雨绵。
摇情若为掣,破梦不成圆。
偶翻琴韵感清尘,楚水吴山未易论。
细雨春城杏花落,轻风南陌柳条新。
人间不觉周为蝶,心短毋烦路问津。
佳客来相遇,衔杯语论和。
夜寒兼雨甚,酒色向人多。
泪烛摇红萼,风帷动翠波。
无定若游丝,神人荐玉衣。
飘摇思远举,婀娜怯空归。
晚色檀心重,春寒酒力微。
行云晻蔼西山岑,苍然暝色成轻阴。
初看小苑收残照,渐觉凉风动远林。
凉风飒飒吹旋急,细雨丝丝芳树湿。
山中新酿熟,遥忆故人来。
野鹤穿波去,江帆冒雨开。
独树依岗老,暮云傍水回。
雨寒霜气袭,风急昼云垂。
岁暮阴阳短,庭空鸟雀饥。
愁来诗未遣,老去鬓先知。
寒雨苦不止,同云满太虚。
漓漓花易绽,脉脉岁将除。
烹茗徐添火,扃门懒着书。
细雨当楼一榻深,楼前草色净沉沉。
闲中倍念劳生事,冷处偏宜老衲心。
古殿且看千眼佛,高山休抚伯牙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