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宝坊南近雨花台,入眼丹青面面开。
清夜香灯千印度,红云宫阙两蓬莱。
游人渐及登高节,倚马惭非作赋才。
乐游苑外夕阳沉,玄武堤边秋草深。
何处飘零江左客,不禁烟桨五湖心。
九级琉璃净土旁,帝城今现玉毫光。
因看塔火知生灭,未必高僧舍利藏。

塔倚长干寺,经传白下僧。

六朝城市尽,江涌佛前灯。

萧寺高标信步登,渐高旋觉此身升。
云中四望全无碍,春半同游本亦曾。
日射琉璃花片片,地浮江海浪层层。
浮图逾百尺,突兀倚层空。
人语半天上,鸟飞平地中。
宝轮朝炫日,金铎夜鸣风。
峰头开古寺,塔下俯浮云。
山势龟蛇斗,江流沔汉分。
柳荒陶侃庙,风竞伏波军。
古松凌巨塔,修竹映空廊。
竟日闻虚籁,深山只此凉。
僧真生我静,水淡发茶香。
六时佛火明珠缀,午后茶烟出翠微。
萦砌乳泉梳石发,滴松银露洗墙衣。
浮屠高突兀,阑槛倚云中。
风铎几声响,花灯万点红。
焰腾晴汉上,影落太湖中。
侧身西望对须弥,铃铎声高白昼迟。
绕槛风云连海岳,近人星斗界华夷。
诸天寥廓梵钟远,飞阁崚嶒慧日移。
九日云山发兴新,凭栏高处望长春。
西风检点尊前客,不是当时落帽人。
金陵王气已销沈,几度凭阑愁满襟。
往事仅存南北史,伤情空费短长吟。
龙蟠故国山河在,凤去荒台草木深。
九劫半依山,经营昔甚艰。
周遭严佛宇,直上俯天关。
登陟缘梯险,淹留布坐悭。
祇园开塔庙,遐瞰尽三秦。
雕玉裁文陛,金铜结绮轮。
高标双阙外,流影灞陵津。
九级门开八面风,莲灯点点夺星红。
大千世界银河外,十万人家明月中。
自怪跻攀穷鸟道,人惊笑语落天宫。
见说繁华界,凭栏剧可怜。
残碑唐岁月,荒草汉山川。
日落邀双鸟,楼空卷片烟。
斜阳明灭鸦对语,白杨萧萧作风雨。
孤城寒甃大江声,一塔巍然涌过城。
二龙山高高百仞,恍若玉山遥相并。
昔年张复之,来乘寇乱馀。
三春虽宴赏,四野犹艰虞。
遂移踏青会,登舟恣游娱。
岁历起新元,锦里春意早。
诘旦会朋寀,群游候驺导。
像塔倚中霄,翚檐结重橑。
景至履佳辰,朝祖著国令。
黄宫启潜萌,紫宇晨荫映。
阳德比君子,吾道实可庆。
岷峨旁礴天西南,灵滋秀气中潜含。
草木瑰富百药具,山民采捋知辛甘。
成都府门重阳市,远近凑集争赍担。
长空赤日真可畏,三庚遇火气伏藏。
温风淟涊郁不开,流背汗浃思清凉。
江渎祠前有流水,欢注蓄泄为池塘。
丽日照芳春,良会重元巳。
阳滨修祓除,华林程射技。
所尚或不同,兹俗亦足喜。
郊外融和景,浓于城市中。
歌声留客醉,花意尽春红。
游人一何乐,归驭莫匆匆。
蜀虽云乐土,民勤过四方。
寸壤不容隙,仅能充岁粮。
间或容堕懒,曷能备凶痒。
予尝观四方,无不乐嬉游。
惟兹全蜀区,民物繁它州。
春宵宝灯然,锦里香烟浮。
齐民聚百货,贸鬻贵及时。
乘此耕桑前,以助农绩资。
物品何其夥,碎璅皆不遗。
初岁二之日,言出东城闉。
缇骑隘重郛,淤车坌行尘。
原野信滋腴,景物争光新。
耽耽梵释宫,凭高创灵址。
中有窣堵波,排突青冥里。
梯磴眩回转,蟠屈龙蛇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