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并檐开小室,仅可容一几。


东为读书窗,初日满窗纸。


衰眸顿清澈,不畏字如蚁。

病不禁寒怯早霜,东斋随事具杯觞。


清时宽大何妨醉,白首龙钟未减狂。


枝叶扶檠山果熟,盐醯调适野蔬香。

肃肃檐阴转,泠泠笕水鸣。


高墉日气远,方簟午风清。


渴爱餐浆美,慵便葛屦轻。

千顷菰蒲万里风,渔翁散发卧孤篷。


何如此室才寻丈,常在冰壶雪窖中。

术浅难医忘,文疏不送穷。


诗囊逢厄运,药裹少新功。


小室香凝碧,明窗日射红。

窗几穷幽致,图书发古香。


尺池鱼鱍鱍,拳石树苍苍。


老去身犹健,秋来日自长。

地褊焚香室,窗昏酿雪天。


烂炊二龠饭,侧枕一肱眠。


身似婴儿日,家如太古年。

小室舍东偏,满窗朝日妍。


研池生细浪,香岫起微烟。


欲极图书乐,少须冰雪天。

小室仅容膝,焚香观昨非。


出门宁有碍,知我正须希。


霜橘争棋乐,仙壶卖药归。

向日堂东一室存,竹为窗壁席为门。


心如白月光长照,气结丹砂体自温。


饭软莫嫌红米贱,酒香故取泼醅浑。

暂脱朝衣不当闲,澶州梦断已多年。


诸公自致青云上,病客长斋绣佛前。


随意时为师子卧,安心懒作野狐禅。

剪棘依垣小筑居,短檐横启纸窗虚。


造门已惯非缘竹,据案相忘况有书。


徐孺每劳悬木榻,陶潜何必爱吾庐。

阡陌东西山北南,半生常带散人衔。


何曾云梦芥八九,一任狙公芧四三。


閤上大夫投欲死,瓮间吏部寝方酣。

已向深林卓小庵,是中仅可著禅龛。


士师何止三无愠,中散居然七不堪。


一去重华那复得,方当盛汉勿多谈。

苍苍老桧已消雪,冉冉烟芜欲斗妍。


围得青春数亩地,断将平楚一方天。


春风入户如相觅,新月低窗最可怜。

鹊尾烟横不卷帘,莫嫌好客坐无毡。


道人此室知何用,留与衰翁听雪眠。

有客过丈室,呼儿具炉薰。


清谈似微馥,妙处渠应闻。


沈水已成烬,博山尚停云。

烹茗破睡境,炷香玩诗编。


问诗谁所作,其人久沈泉。


工部百世祖,涪翁一灯传。

鼠迹印尘几,蜗涎篆书帷。


儿童勿除去,佳处正在兹。


人言有何好,此段真成痴。

卷书坐东轩,有竹甚魁伟。


清风过其间,戛戛鸣不已。


写之以素琴,音节淡如水。

去圣未云远,故在黄卷中。


孰能领其要,直用一理通。


森罗废兴事,莹若磨青铜。

逃劫藕孔分一廛,安巢托钵容枯禅。


白头兄弟静相对,驰毂隐隐复阗阗。


土室差胜袁闳陋,树屋敢儗申屠贤。

南冈北冈鸣鹁鸠,高田低田俱怒流。


一蓑烟雨驾觳觫,老手犹在吾何忧。


灯火半生书作祟,几欲送穷穷不去。

小苑焚香逗绿纱,摊书随意注《南华》。
春衫未剪寒仍怯,午梦初回日又斜。
湖外只堪眠弱柳,雨前谁复饷新茶。
一味伽那已默传,随机任运且忘年。
翻经不落摩腾后,成佛仍居谢客前。
教海就舟方见圣,宗门得髓始通禅。
扫除闲室置书琴,偃仰之间万古心。
饭了欠伸因小憩,睡馀消散得孤斟。
辉辉白日回初暑,拂拂清风动晚阴。
入世仍尘迹,公归即散襟。
移花邀月近,款竹闭门深。
鱼亦濠梁乐,云留谷口阴。
小室藏幽邃,公馀足自娱。
纵横四五步,花竹两三株。
长日鸦反哺,晴檐燕引雏。
逼近高堂侧,精营一小轩。
退思扃竹径,防客破苔痕。
今古罗绳瓮,行藏究本原。
结室何须大,能无俗务侵。
静虚摊卷处,高洁入云心。
蕉叶抽窗翠,盆鱼乐藻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