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经难忆浮丘,吾乡足胜游。


风前惊白发,雨后喜新秋。


仕宦情虽薄,登临兴未休。

清淡晓凝霜,宜乎殿颢商。


自知能洁白,谁念独芬芳。


岂为琼无艳,还惊雪有香。

儒衣武弁聚华轩,尽是西都冷落官。


莫叹黄花过佳节,且将素发共清欢。


红牙板急弦声咽,白玉舟横酒量宽。

鄙性苦迂僻,有园名独乐。


满城争种花,治地惟种药。


栽培亲荷锸,购买屡倾橐。

县僻人事少,土肥风物殊。


杖刊灵寿木,轮裹溴梁蒲。


竹不减淇水,花仍似洛都。

北固启佳城,东吴霣德星。


穗帷长寂寞,羽扇遂飘零。


泉烛千年碧,霜松数寸青。

几年林下远埃尘,儒雅风流谁与邻。


笔尾病来犹壮健,诗情老去更清新。


幽斋昔日琴书换,新冢东风草木春。

青云旧驰誉,白发早辞荣。


谈笑惟诗酒,交游尽老成。


支离病中见,潇洒旧时情。

三年去国别尧云,一箧书空此谤分。


贾谊有才偏陨涕,屈原何赋不思君。


谏囊久晦沈馀草,绶笥重开续旧薰。

荆山有美玉,含华尚炳烂。


堪为圣君玺,堪为圣君案。


草木润不雕,烟霞覆不散。

庐山有石镜,高倚无尘垢。


昼景分烟萝,夜魄侵星斗。


苞含物象列,搜照鱼龙吼。

睿祖开真宇,祥光下紫微。


威容凝粹穆,仙仗俨周围。


嗣圣严追奉,神游遂此归。

威辇高悬度世名,至今仙裔作公卿。


将随羽节朝珠阙,曾佩鱼符管赤城。


云冻尚含孤石色,雪乾犹堕古松声。

垂虹望极,扫太虚纤翳,明河翻雪。
一碧天光波万顷,涌出广寒宫阙。
好事浮家,不辞百里,俱载如花颊。

雕盘琼蕊冰寒凘,密树蝉嘶下直时。


更赋新诗答灵运,不将团扇隔元规。


经梅绿草沿阶上,尽日流风转蕙迟。

夫子禀家学,玉德润无色。


搢绅先生间,早岁声籍籍。


晚乃落筌蹄,云空鸟灭迹。

名卿风度足杓斜,一舸闲寻二许家。


天影晓通金井水,山灵深护玉门沙。


空坛礼后销香母,阴洞缘时触乳花。

少卿令德公,不肯入州府。


种花养风烟,艺木荫庭宇。


了无适俗韵,真可与晤语。

招提杯酒散词盟,华发苍颜铸此生。


各负一编湖海日,不贪群少斗山名。


升沉事事归陈迹,耕凿年年饱太平。

今夕何夕春风前,银灯照醉炯不眠。


牙签纵横十万卷,肉谱上下三千年。


曲中白雪调谁和,屏里青山神与传。

忆昨天子明光宫,谁其荚者字文通。


黄金骨起骏马色,白羽手却妖狐风。


往日百身不相借,此时尺地难为容。

土伯九约嶷其角,陆海峥嵘咨吞啄。


方壶之仙诉天帝,欲扫么么还碧落。


霹雳衡驱白日变,此辈精灵坐销铄。

我徙苍梧君豫章,君游留省我金阊。


司空自有华阴土,一拭能令两剑霜。

宿草封云壮,高杉背日寒。


客来无剑挂,事往有琴弹。

云门乔木郁相望,谁似徐卿庆泽长。


两世四为符节令,三朝五锡太师章。


朱颜绿鬓明邮传,玉册金书出尚方。

即从东兖下东杨,羔雁纷纷簇锦堂。


家庆百觞师尚父,公余一赋鲁灵光。


孙枝玉树堪谁并,仙掌金茎待尔尝。

驿骑关河新雨余,逢君设醴更焚鱼。


孟公雅自能投辖,内史何当不下车。


浮白寸心终自吐,乍青双眼未全舒。

万死孤忠在,千秋一疏遥。


主恩留大耋,天意见清朝。


泌水犹堪乐,绵田肯受招。

我爱陶靖节,吏隐从弦歌。


我爱费徵君,高卧归九华。


清风激颓波,来者无以加。

朔风飞雪遍遥天,为瑞偏宜在腊前。


有客棹舟将命友,何人高卧共称贤。


瑶花散乱纷临席,玉树晶荧烂满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