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仙人东方生,浩荡弄云海。


沛然乘天游,独往失所在。


魏侯继大名,本家聊摄城。

我昔东海上,劳山餐紫霞。
亲见安期公,食枣大如瓜。

中年谒汉主,不惬还归家。

朝登北湖亭,遥望瓦屋山。


天清白露下,始觉秋风还。


游子托主人,仰观眉睫间。

野店正纷泊,茧蚕初引丝。


行人碧溪渡,系马绿杨枝。


苒苒迹始去,悠悠心所期。

春来山事好,归去亦逍遥。


水净苔莎色,露香芝术苗。


登台吸瑞景,飞步翼神飙。

洛阳天坛上,依稀似玉京。


夜分先见日,月静远闻笙。


云路将鸡犬,丹台有姓名。

结屋山涧曲,挂瓢秋树颠。


鸣不中律吕,时时惊我眠。


吾儿亦恶聒,勠力事弃捐。

紫府求贤士,清溪祖逸人。


江湖与城阙,异迹且殊伦。


间有幽栖者,居然厌俗尘。

桂亭依绝巘,兰榭俯回溪。


绮栋鱼鳞出,雕甍凤羽栖。


引泉聊涨沼,凿磴且通蹊。

弘农陶泓大叫笑,山人凿破混沌窍。


崖崩峡坼端水乾,出实入虚穷窈窱。


载魂抱魄顽不顽,次第运转涳蒙闲。

夏屋崔嵬四面开,攒青飞翠望中回。


何人当日操铜斗,曾向山中灭代来。

昔探王屋胜,犹忆杖藜初。


野老窥丹洞,山灵护宝书。


云生苔壁暗,松响石坛虚。

大椿灵饵话尧年,炼液升烟日驭前。


玉女投壶天一笑,人间何苦种桑田。

斗室虚无隘九州,萧条还作采真游。


黄梅花坼融朝霰,疑是铜仙铅泪流。

石道崚嶒郁万盘,三芝五药满天坛。


洪河不断荣光起,闲与仙人策杖看。

北寻小有洞,是昔轩辕家。


何日从夫子,天坛扫落花。

梦入烟萝山,一攀云中驾。


至今闻仙钟,恍惚瑶台下。

名岳推王屋,孤标跨杳冥。
深窥砥柱黑,高并太行青。
分野连三晋,风云萃百灵。
星轺初驻五云端,夜宿山房紫雾寒。
梦里拂衣闻跃马,此身犹自愧黄冠。
御香遥自上方来,绣岭宫前辇路开。
万绿丛中迎晓日,弹冠今喜上蓬莱。
古屋幽花闭不知,忽穿碧瓦怒横枝。
辛勤自致高堂外,却得行人立顷时。
向晚群动息,杖策来东菑。
邻舍多好怀,往还无厌时。
平生守直道,讵假智虑为。
东风昨夜来,不知草木长。
晓起荷锄出,眺此平原广。
墙头桑叶白,屋后春泉响。
穹窒竞熏鼠,岁晚百务闲。
踪迹远城市,陶然西畴间。
新酒可介寿,园蔬供夕餐。
一夜响春泉,微雨湿茅屋。
驱犊出门去,平畴霭如沐。
禾黍自怀新,生意何彧彧。
云拂层峰四面朝,朝阳北过更岧峣。
金仙自合居金屋,不为胶东贮阿娇。
孤标特立紫云中,千古名山隐华嵩。
夜静风霜随宝剑,秋高星斗映珠宫。
天坛日出沧溟小,太乙烟开河汉空。
天涯愁病总难除,况复残年忆故庐。
到处风尘还极目,由来泉石可安居。
三巴未布平戎檄,四海空闻献瑞书。
秋风多,秋水波,行人击汰归山阿。
朝辞凤凰台,夕宿蒲苇中。
月照江流白,霜催山叶红。
孤标特立紫云中,千古名山隐华嵩。
夜静风霜随宝剑,秋高星斗映珠宫。
天坛日出沧溟小,太乙烟开河汉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