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几道泉浇圃,交横落慢坡。


葳蕤秋叶少,隐映野云多。


隔沼连香芰,通林带女萝。

白露黄粱熟,分张素有期。


已应舂得细,颇觉寄来迟。


味岂同金菊,香宜配绿葵。

山晚浮云合,归时恐路迷。

涧寒人欲到,村黑鸟应栖。

野客茅茨小,田家树木低。

日日春阴愁出户,汝今恰遇十分晴。


桑林紫葚累累熟,稻垄青秧漫漫平。


梦好定知行路健,书来深慰倚门情。

云归在高岭,人见是无心。


矫矫将栖鸟,遥遥傍故林。


南方虽有暖,腊月易成阴。

书剑翩翩送子归,原头相见脊令飞。


北风关路雪云暗,落日客亭烟火微。


血立忠臣头上发,线留慈母手中衣。

高楼会月夜,北雁向南分。


留住经春雪,辞来见夏云。


遥空江不极,绝顶日难曛。

此景又奇绝,半空生曲栏。


蜀尘随眼断,蕃雪满襟寒。


涧下雨声急,岩头云色乾。

几拍歌声在半塘,感君同载不嫌狂。


里中可语人偏少,世上无情事却忙。


树石那知山后好,茶泉端爱雨前香。

前生修行来,见山入骨贪。


自昔盛缁流,无处无精蓝。


大风起江头,吹我菊帽簪。

乱石危峰下,孤亭众木间。


藤萝深结络,阑槛极跻攀。


啼鸟青烟隔,游丝白日闲。

欹树共维楫,高崖可构亭。


沙呈桥外白,山漾水中青。


别洞通仙境,何年閟地灵。

日落风犹起,江寒鱼正肥。


鸬鹚下水急,舴艋出滩稀。


旅食劳行李,归栖念采薇。

喜有连云树,仍多近水村。


偶来随杖屦,浑欲托丘樊。


山暝寒初落,滩低水自喧。

古庙依苍麓,穷林俯绿潭。


石台交野祭,画壁拥朝参。


云送千林雨,烟飞隔水岚。

林下戏秋千,中流奏管弦。


看花还旧赏,抚树惜流年。


白发金台客,青云玉署贤。

背岭溪流合,穿林石路高。


连甍依嵽嵲,百堵见周遭。


扫叶看畦韭,搴萝出涧桃。

大椿灵饵话尧年,炼液升烟日驭前。


玉女投壶天一笑,人间何苦种桑田。

斗室虚无隘九州,萧条还作采真游。


黄梅花坼融朝霰,疑是铜仙铅泪流。

十年渡扬子,狎此如衽席。


今始识风波,呼吸投不测。


举世皆骇机,避就本无益。

偷作闲身上峄山,强留春色马蹄间。
棠梨野戍欲飞尽,杨柳官桥犹耐攀。
晓月似将闺恨锁,晨风先送梦魂还。
猎户连丁灶,藤寮石火敲。
蒸林樟出脑,炼水角成胶。
熊爪惊穿树,麋茸逐解苞。
处处箐篁密,人番溷错居。
鹿场秋出猎,鲛岛夜停渔。
月大青山近,星稀碧海虚。
披月访名山,雅具林壑癖。
欢携崟崎人,茫鞋穿乱棘。
造化苦雕锼,皴疱诡裁织。
水接遥空分外宽,孤山月出静中看。
疑从弱水移圆峤,似共姮娥住广寒。
秋雨秋风初过后,荷花荷叶半凋残。
凭高每叹昔人非,空有群峰碍落晖。
大雅风流谁举似,长安秋草又衰微。
寒花负约开犹懒,幽鸟忘机趁不飞。
使君出宰近龙沙,芳草凄迷是县衙。
五月山溪犹积雪,三春庭树不开花。
往时烽火通秦塞,今日弦歌属汉家。
北固孱岩背,沧波洗削成。
入天翔石势,积铁障江声。
壁影蛟龙动,枝风鹳鹘鸣。
君家在山南,我行在山北。
山如碧连城,千里万重隔。
我行君不知,乘冰赴异域。
磴杪见山尽,入迷烟构重。
非寻独栖客,不度一层峰。
春望属闲野,幽心宜远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