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暝色围山寺,清空寺里庭。
稚狐花借梦,秋燕石飞灵。
卓锡僧髭白,笼龛佛火青。
云木合沓烟火微,迎人入峡山鸟飞。
短篷初系晚炊作,半江水长知鱼肥。
楼台下上架岩谷,十日暗雨游人稀。
沧海棋残,高楼笛罢,因谁立闲庭宇。
哀歌元自遣,可漫怨、玉笼鹦鹉。
风前吟伫。
搔首涉峰顶,江山一碧浮。
凄凉今夜月,萧瑟故园秋。
鹤唳惊残梦,猿啼起暮愁。
万籁肃群虑,苍凉梵宇开。
高歌动日月,虚壑隐风雷。
断碣空陈迹,妆楼胜劫灰。
玉阳多胜事,鹫岭快登临。
塔耸风烟古,山空花木深。
飞泉悬峭壁,清磬答遥岑。
云迥双林近,沙寒细路移。
蛟龙秋竞起,虫豸晚犹啼。
一语清尘却,经时落日低。
众流合已尽,大海受其东。
万里峨眉雪,桃花晚涨通。
寺钟摇佛籁,帆影乱江风。
最爱开山寺,闲庭半老梅。
隔峰通水响,对酒及花开。
樵路入云去,经声过竹来。
隔溪现琳宇,携手恣幽寻。
泉响细通涧,竹阴凉堕林。
烟云晴蔼蔼,钟磬昼沈沈。
云拂衣轻,风梳鬓薄,香来古佛龛中。
清寒一片,■檀和气交融。
此地谁横铁笛,寻春唤醒玉虬龙。
普陀山外湿云流,马上经行取径幽。
梵宇飞空攒宝树,灵湫不泄守潜虬。
度生谁出三千界,回首重来廿四秋。
非梦忽疑梦,惊心转自猜。
入山寻故径,隔树识莲台。
危石如累卵,依然次第排。
佛寺重开净劫尘,薄游访古到城闉。
一墩自占江山秀,千载常怀晋宋人。
棋局荒凉云寂寂,涧泉清冷石粼粼。
高阁岚光合,空潭月影悬。
泉声春梦碎,佛火罩灯圆。
夜静花香发,山深俗虑捐。
山半幽居留胜境。
俊侣相依来问讯。
小楼灯火手同携,风乍定。
五峰环拱宝坊开,栖隐金元几劫灰?
龙井药炉犹好在,朝山只为妙高来。
五十年来万事非,山门可复似年时?
承平扫塔犹无分,衰暮皈禅未有期。
吊古却添今昔感,纪游况积死生悲。
画师诗老相随尽,墨帐平居尚此遗。
北枝陨尽剩南枝,愁诵终风且暴诗。
乌石岿存天所赦,赪珠满摘佛之遗。
倘来结夏从禅子,及未尝新餍岛夷。
载香游缆,傍云廊重舣,幽单春客。
一掬招提花外水,谁共闲鸥分席。
塔影书空,溪流饶舌,旧赏都陈迹。
十里溪声五里山,数椽梵刹万松间。
老僧扫地不为客,待有白云时往还。
揽胜偶登台,凭高眼界开。
山深人不见,松静鹤初回。
水自峡中出,帆从天外来。
杰阁山为佛,精庐地布金。
水涵空阔净,路绕翠微深。
鸟下窥斋钵,龙归识梵音。
空山无人境,汛扫寺两廊。
每荷佛下榻,更蒙天与凉。
沉瓜冷出井,浇汗暖注汤。
据鞍风袅袅,横策水泠泠。
华屋耸云谷,朱阑依翠屏。
偶携千骑出,更为九秋停。
木落关河淡,天高更雁翔。
凝笳乱流水,归马得斜阳。
尊罍当白露,旗旆卷清商。
深树鸣鷤䳏,红紫春事休。
临川贤假守,只今陈太丘。
驾言出远郊,班春临道周。
客游几度到龙塘,沙路萦纡草木香。
雪后江山馀壮观,秋来楼阁记新凉。
百年此役何时再,万里东归托兴长。
惰归春力不胜驱,风雨尚愁人掺裾。
掠尽残红前日树,催还新绿去年畬。
相将兴尽随花屧,赖有朋来载酒车。
桐川本无尘,况此幽阁迥。
万木含秋声,一轩与天净。
前峰翠分滴,后谷语相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