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石亭老入维摩室,三尺流泉长挂壁。


云寒夜半山鬼号,十年两耳秋萧瑟。


村溪水落寻山房,颜如渥丹鬓未霜。

连辔行春自作期,寻芳却笑我来迟。


三杯云液花前酌,一曲琼箫竹下吹。


沧海桑田非旧日,石泉槐火有新诗。

山房闲伴白云栖,琴不须弹听者稀。


北道主人新拜号,西湖隐士旧传衣。


粤亡未合鸱夷去,蜀远难随杜宇归。

紫极秋声竹满轩,一尘飞不涴琴樽。


白云自逐秋风去,卧看青山懒出门。

少时闻箫白玉台,一曲未终丹凤来。
金濑空明秋水浅,妙音久不闻蓬莱。


吴下老伶燕中回,能以北腔歌落梅。

万物委桥运,逝水无回波。


美人渺何许,道远空寤歌。


愿言结瑶佩,乘虬下阳阿。

病入膏肓药砭难,绵绵相忆劝加餐。


击奸曾藉青萍剑,报德惭无白玉盘。


树槚未成年岁暮,枯桑犹在海风寒。

东壁无光夜陨星,为公痛哭泪沾襟。


才高不竟平生志,身死空留万古心。


听曲谁能歌白雪,知音徒拟铸黄金。

西狩事非文殆丧,舂陵书出道宁孤。


六经有舌存先圣,千古留心付后儒。


杲日丽天随处见,逝川行地几时无。

易寂无为有感几,几存万物未生时。


阴阳理向极中看,天地心从复处知。


潮上海门探月窟,日回地户濯咸池。

天教龙马现河图,尽把先天授伏羲。


三极都从九里出,六爻只向一中推。


易如可毁乾坤熄,神本无方昼夜知。

世路悠悠水上萍,相看谁与眼长青。


千年彝鼎观勋业,一代图球见典型。


谩道石能生白璧,自知竹已化青宁。

苍生下土望天仙,乞得君恩易地然。


绣斧聿来霄汉上,丹书先到浙江边。


学徒免隶夫征法,官品宁输户役钱。

一家南北混车书,谁使斯民耳目涂。


昔日簪缨今役户,朝时弦诵暮征夫。


迩来风雨无完屋,何处乾坤着腐儒。

玉堂佳人佩琼英,月下乍见心眼明。


贞心野雪压不死,幽韵天风吹逾清。


玉龙声高夜漏下,绿衣舞短天鸡鸣。

思君隔山陂,矢心誓白水。


夔蚿各自怜,人生贵适意。


马头黄金羁,不易牛背睡。

青楼有蛾眉,翳袖渺独处。


日暮赋摽梅,愧我求彼士。


谁家操孤鸾,感此中夜起。

城南泥水路,蒹葭满、白露晓苍苍。
想茅屋数间,中央宛在,青蓑箬笠,何处鸣榔。
渔歌发、斜风杨柳岸,细雨薜萝墙。

朱方有真子,心印悟南宗。


奏乐惟天女,听经化海龙。


香凝行道席,灯照着衣钟。

荦确初开百亩荒,四明山麓有丹房。


种来玉子双双白,凿破云根寸寸方。


赤水洞天宜避世,全椒道士可休粮。

剑江寺里古樟树,百尺如盖青童童。


山灵长此护林壑,雷电不许藏蛇龙。


扫石僮来秋叶后,谈经僧坐昼阴中。

秋水桥边红叶林,数家茅屋傍青岑。


冈头种玉朝烟暖,陇上锄云宿雨深。


摩诘辋川宜入画,少陵韦曲自成吟。

名山旦夕仰,方外宿心亲。


业白到初地,性空无一尘。


乞钟时出寺,坐夏不迎人。

普照南徐寺,苍苍祗树林。


驮经惟白马,布地尽黄金。


午梵钟声远,寒灯殿影深。

千缕袅茶烟。
消受松风一榻前。
小雨初收帘试卷。

数亩闲园一布衣,薜萝深处市声稀。


酒醒别墅寒猿啸,客散空林夜叶飞。


翠壁红泉分药径,清池白石映柴扉。

薜萝深隐似仙家,半亩荒园祗种茶。


涧口香泥行鸟迹,帘前春雨落松花。


遥钟漠漠青林晚,远瀑淙淙白日斜。

文笔山深隔翠微,清晖迢递映书闱。


门临绝涧逢人少,帘卷孤峰见雁飞。


四壁泉声喧午梦,半檐藤影落秋衣。

宛陵南面敬亭峰,山水青青思万重。


雪霁双溪寒对酒,风来远岫夜鸣松。


窗临太白看云处,门对玄晖玩世踪。

醉樵醉樵家何处,垂萝拂窗泉绕户。


屋头万万翠微峰,巷口千千石楠树。


寂寂垂萝翳古松,萦烟摆月又丰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