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隔水问樵童,青山深几重。


岩歌闻雪瀑,谷转见云松。


野服乘秋制,山田力岁供。

雪拥莲花嶂,霞明枫树林。


江侵沙屿阔,泉落洞门深。


柳色催移棹,松阴带抱琴。

山崦朝阴薄,野桥秋水深。


人家住不远,杖策去相寻。


水口分危石,山腰控远林。

日出清江迥,云生翠壑重。


楼台山上下,车马路西东。


松瀑晴崖雨,茆茨古木风。

瀑布双垂下,屏风九叠张。


波光混彭蠡,山势似浔阳。


松坞栖茆屋,枫林带石梁。

万木皆冰树,千崖尽玉山。


精神添去马,毛羽失栖鹇。


客路微茫外,人家烟水间。

忆在清江上,开轩望远林。


莺啼双树绿,人静一窗深。


远道劳行役,芳期阻啸吟。

画者有远意,寓之山水间。


野航当晚急,江阁与秋闲。


嘉树团丹壑,幽花照绿湾。

江上山根带石盘,长松个个挟风湍。


飞云又向山中起,闲倚茅亭只静看。

绝壁芙蓉四面开,中天积翠郁崔嵬。


苍烟尽卷秋光去,飞雨欲随云气来。


丹井绿萝通石穴,紫霞碧树映琼台。

华岳上逼层霄,可窥星斗之真迹。
黄河来自西极,长送昆仑之正脉。


绮霞彩虹灿一色,枫林岂让柿叶赤。

川原人不到,尽日草亭闲。


秋晚树摇落,天高云往还。


沙边多白鸟,湖上一青山。

君不见吴山高起千万丈,上有烟岚变化出奇状。


影照江流湖水地镜分,下抱太空各垂文光密星象。


晓日波平如熨横素罗,幽鸟低飞闲来往。

石树重阴合,郊亭远色分。


泉飞半空雨,江落数峰云。


幽兴自深坐,长歌谁更闻。

皇家四叶恢圣功,天临日烛清华戎。


汉条静治洽柔教,老心稽古开神聪。


有唐英主称好文,仙毫洒落驱风云。

江汉逾千里,阴晴自一川。


故山黄叶下,梦境白鸥前。


巫峡常云雨,香炉旧紫烟。

老树笔间生,奇石笔下出。
浓淡高低远近山,阴晴朝暮烟云没。


漠漠江天杳杳空,不劳施力自然中。

画水不画湿,画山不画坚。
盈尺之纸数寸管,便有江湖万里天。


成生貌古心亦古,造化为工笔端取。

席上浮三楚,毫端会百川。


名今大年亚,意古惠崇前。


竟日对秋色,无时散暝烟。

我今倦尘土,邂逅得幽林。


云外千山色,溪边万竹阴。


还憎俗吏态,稍快野夫心。

绍兴二十八年八月三日,欲夕,步自阛阓中出,并溪南行百步,背溪而西又百步,复并溪南行。
溪上下色皆重碧,幽邃靖深,意若不欲流。
溪未穷,得支径,西升上数百尺。

身在山水间,心在山水外。


世无钟子期,白云兀相对。

钱塘江上又秋风,老友沦亡梦不通。


胜概肯教同羽化,山河写在月轮中。

山水据全胜,消得独清人。
神仙定在何处,此处可寻真。
山有蓬莱气象,水有瀛洲风物,人是葛天民。

剪破湘云一片春,澹横浓远总宜人。


几时跳出黄尘去,此画中间着此身。

受律仙郎贵,长驱下会稽。


鸣笳山月晓,摇旆野云低。


剪寇人皆贺,回军马自嘶。

豪吟别尔看花筑,醉里浑忘下濑船。


片雨忽听河岸侧,数峰犹忆石梁前。


误疑五老虚江雾,却问三神失海烟。

水部新轩敞,芳樽映雨开。


竹枝交乱草,花片渍深苔。


檐溜洪梁落,槛峰禹碣来。

今代高人张师夔,茧纸画出紫阳诗。
青山娟娟洗宿雾,绿树粲粲含朝曦。


孤篷高卷在沙脚,一叟独坐闲支颐。

高堂晓起山水入,古色惨淡神灵集。


望中冥冥云气深,只恐春衣坐来湿。


江风吹雨百花飞,早晚持竿吾得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