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翠蛾羞黛怯人看。


掩霜纨,泪偷弹。


且尽一樽,收泪唱《阳关》。

新春身不到家园,东崦西村役梦魂。


一夜四山雷雨起,满林无数长龙孙。

深院虎溪竹,远公身自栽。


多惭折君节,扶我出山来。


贵宅安危步,难将混俗材。

及肩新种竹,濯足旧疏湾。


钓月鱼为伴,偕书僧送还。

峨舸大艑碧波间,遍截玲珑稛载还。
最是三吴多好事,家家分得洞庭山。

短短钗银压鬓鸦,围腰群捉木绵花。
莫嫌村坞行人少,夫婿经商不在家。

白雪缫成茧子绵,黄云剪就稻花天。
千家村里无开市,二尺溪头有系船。

橘绿橙黄香满校,瓮头篘玉鲙鱼丝。
山中历日由来少,知是江南九月时。

亭午维芳涘,改策探要眇。


去美令神适,来奇信天造。

御园修竹传名久,嫩筱抽梢早出墙。


雨涤微尘新浥翠,风穿密叶澹闻香。


低侵幽涧波添绿,静幂虚窗影送凉。

溪山渔隐高贤笔,故物重归劫后难。


日月丽天先圣作,烟云随化达人观。


空庵松影逃兵外,沧海桑痕入卷端。

玉环倾国起胡兵,有色终污后世名。


九夏专房何在貌,一身空洞若为情。


宠名本自无心得,妇节从来澈骨清。

薰风常坐竹间亭,不为前山满眼青。


行遍溪南来下郭,主人休问草堂灵。

南风惊会旧西台,扶杖呼童扫径苔。
语到往年惟大噱,酒愁多处亦全开。
娱情知为游山出,送别兼成看竹来。
海天冥冥同一色,雪花坠地大如席。
大凶奰屃号长风,片片吹落淇园中。
淇园之中何所有,琅玕个个青茏葱。
衡山先生玉堂客,援笔戏写青琅玕。
萧萧瘦干疏疏叶,疑有清风六月寒。
一本山茶覆七楹,萧梁馀韵听松声。
侬居红豆村庄右,不属情人也有情。
雀鼠谁云易启争,天然一片野人诚。
清清冷署管何事,闲煞弓兵四五名。
故乡首重是文风,报国吾宗有伟功。
墓下行人齐敛手,亟称前后二王公。
兼旬无雨各攒眉,世住高原我最知。
不是桃花春水涨,竭池鱼又扭官私。
手持牛谱熟评量,兑价如今再倍长。
洵是老农好家教,呼儿打把白梅秧。
清明香社闹香山,山顶曾来叩院关。
独惜山灵少持护,山中八景莫追攀。
柔桑渐渐绿云铺,各户蚕娘出浴无。
茧市将来能起色,例应偿及隔年逋。
桥边篱落蝶飞飞,一袭轻装换裌衣。
乍雨乍晴春过半,牡丹花放甲鱼肥。
一声山子怨婆娑,婉娩春光可奈何。
未忍匆匆竟归去,半山亭上买多罗。
杨柳青青燕子飞,深闺料理作春衣。
城南十里狼山路,尽是石家锦障围。
桃花峪口花争发,药草湾头草乱生。
正是清明好天气,大家都唱踏步行。
凤梨山下是侬家,郎若闲时来吃茶。
采叶为丝成几两,寄郎城内换绵花。
一带渔家住海边,乌鱼捕得庆盈船。
正头肥美回头劣,入市人人问价钱。
郎来视妾纺绵花,妾纺绵花郎卖纱。
花价怕昂纱怕贱,莫教容易看摇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