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平湖短棹镜中来,翠岫红亭罨画开。


雾树散分洲渚断,云峰横带海天回。


登高共续黄花节,藉草仍探白石杯。

暑雨连消岘首尘,殷勤杯酒可辞频。


刑书动欲求生狱,心法那须问斫轮。


瓜及一期应未晚,霜飞六月岂无春。

驱马岘山南,磴滑不能上。


惆怅石城人,秋风摇两桨。

岘亭标往胜,楚俗旧登临。


昔堕看碑泪,今伤歧路心。


江山无改易,贤达几消沉。

雨馀山态活如云,过午钟闲寺影昏。


寂寞春风荒草里,野僧惟主一洼尊。

山头种石悬苍云,山下急流风卷纹。
何年荒碑当岭立,龟趺圭首犹鳞皴。


神龙驱毫鬼输墨,羊公精神荆楚色。

叔子乃儒生,岘山事游衍。


赤心置人腹,不恃威力显。


吴境亦晏然,泪堕谁能遣。

邹湛葛疆往过此,幕中佐曹畏简书。


习池岘首自今古,故时悲喜成空虚。


越王之孙府从事,恶人亦作俗吏呼。

江水江花绕大堤,太平歌舞习家池。


而今风景那堪画,落日空城鸟雀悲。

岘山巉巉清溪滨,倒影万丈之奫沦。
往岁尝有去思吏,热地尤多高蹈人。
少年仕宦颇落魄,时登绝顶攀苍冥。
杜公碑,碑书功,高岸为谷谷作陵。
羊公碑,碑堕泪,茫茫泪枯碑不碎。
碑不碎,由民心。
汉江为带楚山维,多少兴亡此地知。
万里边风寒故垒,千年陇月老残碑。
尘迷柏土龙根幻,水绕檀溪马骨悲。
向来碑在所,今见下牛羊。
魂逐江山老,名流史传香。
吴谋千载伟,晋事一丘荒。
野寺埋荒草,浮屠出近郊。
松声来葆乐,竹影乱旗梢。
地僻钟鱼响,庭空燕雀巢。
重九登高日,同人到岘山。
堂堂怀逸老,红树白云闲。
徐君结茆双岘峰,白云掩护青林中。
十年闭户不肯出,读书卷幔来松风。
一朝射策黄金殿,青霄万里鹍鹏变。
与君共醉岘山春,千树万树桃花新。
几度携琴下山去,山中猿鹤解留人。
梓里江山隔去年,岘山始得话诸贤。
湖光远瞰三吴郡,树色平连百越天。
闿泽尽推今单父,流风应续老坡仙。
一对龙湖青眼开,乾坤倚剑独徘徊。
白云是处堪埋骨,京岘山头梦未回。
太山高嵯峨,小山低㟝嵝。
清江锦树带秋烟,烟际人家在林薮。
荆河迤南三岘山,此图定绘襄阳否。
锦瑟瑶尊送夕晖,城头钟漏渐稀微。
回车莫怯溪云暗,自有明珠照乘归。
野云窥玉洞,曲水护桃溪。
四百峰头见,东风一杖藜。
远槛诸山罨画开,晚江晴色映天回。
风经远海孤帆没,日带前林数鸟来。
酒兴不禁还待月,诗狂正发又登台。
当年缓带复轻裘,太傅登临乐此邱。
敌国推心驱二竖,名山勒字独千秋。
石头旋凯谁遗策,武库谈兵尚禀谋。
断桥斜日出云津,访古登临感慨频。
鹦鹉不吟梁浦月,铜鞮空唱岘山春。
雍台树色西连楚,樊口桃花北向秦。
诗文各有运穷通,传世宁论拙与工。
昔日壮怀空许国,而今遗墨却成功。
贤郎珍重青箱业,老子殷勤白社风。
当年叔子爱兹山,陵谷回头几变迁。
纵使丰碑今尚在,游人谁复一潸然。
采药至山寺,仲冬野日清。
寒光侵草色,阳气入钟声。
雉子飞余雪,渔人出晚晴。
岘首一登眺,春城花草繁。
江山回楚国,烟霭散荆门。
水阔晴空写,风高夕浪翻。
禅榻澄湖上,山光似镜中。
疏钟摇落叶,细雨带秋虫。
峰竹虚窗映,炉香别院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