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东坡五载黄州住,何事无言及李宜。


却似西川杜工部,海棠虽好不吟诗。

三年楚国巴城守,一去扬州扬子津。


青帐联延喧驿步,白头俯伛到江滨。


巫山暮色常含雨,峡水秋来不恐人。

霜雪纷纷上鬓毛,忧时自悔目空蒿。


桑麻只欲求三亩,势利谁能算一毫。


此地旧传公子札,吾心真慕伯成高。

近山不作看山计,引水新成照水庵。


闭口忘言中自饱,安心度日更谁参。


简编围绕穿书蠹,窗户低回作茧蚕。

輶轩遵上国,仙佩下灵关。


尊酒方无地,联绻喜暂攀。


离言欲赠策,高辨正连环。

要见滁州谪宦情,信缘随俗且营营。


不夸两制词臣贵,多伴三班奉职行。


楼堞倚空乘月上,樽罍有酒对山倾。

失职金銮假一麾,琅邪山色绕城池。


解龟且作三年调,下马先吟八绝诗。


勾检簿书宁免俗,逢迎使命亦随时。

忽从天上谪人间,知向山州住几年。


俸外不教收果实,公馀多爱入林泉。


朝簪未解虽妨道,宦路无机即是禅。

要知滁上兴如何,养拙偷安幸亦多。


小郡既无衣袄使,丰年兼有裤襦歌。


公馀处处携山屐,官酝时时泛海螺。

时危贵权谋,盗贼本王臣。


招徕驾驭之,自足张吾军。


蜂虿固有毒,犀象亦可驯。

长松不合绾离别,一望云峦尽萧瑟。
海风怒攫龙昼吟,白日无光照岩缺。
横蟠百里如谾豅,奇姿万态羞雷同。
生理厌漂荡,三年若栖苴。
春深感松柏,流涕望京华。
谁言数舍近,局滞成天涯。
钱塘刺史谩题诗,贫褊无恩懦少威。
春尽酒杯花影在,潮回画槛水声微。
闲吟山际邀僧上,暮入林中看鹤归。
临江府署清,闲卧复闲行。
苔藓疏尘色,梧桐出雨声。
渐除身外事,暗作道家名。
小郡凋零不可为,长官贤厚莫能欺。
政声邻邑皆传说,心事同僚尽得知。
堪笑青蝇工点污,敢将白璧强瑕疵。
平生谈浙水,今日坐乌龙。
坛杏沾微雨,芹香趁远峰。
十分秋意思,千里翠蒙茸。
死称柳水柳侯庙,老守扬州扬子津。
莫计当时同党籍,一般诗句一般人。
征轺计日问长亭,筠上从君倒玉瓶。
宪府戟枝移竹院,官池波色上莎厅。
频瞻南峤云俱白,三渡西江草又青。
山郭民居十数家,官僚无事早休衙。
绿毫日写筹边策,白帖时催运饷槎。
雨过庭添瑶草色,日来窗映佛桑花。
且更淮南了岁华,天香深窈竹西家。
忽然踏碎琼楼月,相伴夫人暮倚花。
林木千重闭郡楼,西山浓翠去无由。
思量自古逃名者,多少清闲到白头。
白沙消息苦难真,军事危如火上薪。
老去未能生报国,愁来只与死为邻。
豺狼夜啸逃亡屋,貔虎秋惊战伐尘。
公馆辟轩楹,长松有鹤鸣。
色兼秋共迥,声与月同清。
花向吟边落,苔从舞处生。
幕阜何巍峨,连云亦巃嵷。
两山苍苍知几重?下有百尺潭,上有千仞峰,中有道人炯炯悬双瞳。
道人有道超凡庸,结庐何年依乔松。
遥看沧海城,杨柳郁青青。
中央一群汉,聚坐打杯觥。
尚忆吟秋舫,花围一水明。
马人供菜把,蛇鬼避书声。
小瘴桃榔雾,寒谯蛤蚧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