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重臣分陕去台端,宾从威仪尽汉官。


四塞河山归版籍,百年父老见衣冠。


函关月落听鸡度,华岳云开立马看。

君王不爱彻侯章,大将仍分副相床。


攀卧万人阗槜李,参差两地满甘棠。


家家尸祝烦巫史,字字讴谣上太常。

虚堂跋烛且从容,十载吴门忆景从。


脱赠祥刀犹似电,佩来华剑已成龙。


三台执法新推长,八座论兵旧折冲。

羲和整御升旸谷,赤云夹日如飞鹜。


晶光下射东方山,石卵含丹孕岩腹。


谁令巧匠凿山骨,截此赪坚一肪玉。

应真飞锡游行处,峭壁危峰跨石桥。


便欲远寻方广寺,却疑图上有嘉招。

往年曾读兴公赋,颇爱天台擅美名。


数幅生绡传貌得,恍如陆地到蓬瀛。

夙昔钦贤业,何知共里闾。


忘年遇我厚,谪宦识公初。


小岭亲高论,灵斋见异书。

践历高华久,巍然誉望崇。


典章谙故熟,翰墨老弥工。


鲠亮传家法,清忠迈古风。

好鸟依佳树,飞雨洒高城。


况与二三子,列坐分两楹。


文雅一何盛,林塘含馀清。

常怀稚子悲,复洒佳人泣。


草草从军旅,悠悠去乡邑。


芳郊连骑行,烟郭同舟入。

予既迁山郡,子亦返郊园。


两地花俱发,离愁春共繁。


已罢临池赏,仍睽倾座言。

衡庐古巷中,高驾日相顾。


芳草掩空扉,知君断幽步。


残烟北寺钟,暮雨西阊树。

藩翰屈长才,蹉跎事文笔。


宾筵罢醇醴,容台淹下秩。


高门去后静,孤帆望中疾。

幽居古垣下,共彼嘉树阴。


比邻岂无好,念子是同心。


芳英带露折,清尊向月斟。

拂衣归憩旧烟萝,钟鼎山林竟孰多。

眼看空花皆是幻,心同古井肯重波。

清谈三尺竹如意,宴坐一枝松养和。

年来何事忆莼鲈,家近秋风万顷湖。


五马曾同当日渡,二疏今见古人图。


山灵尚勒移文否,田父时遭泥饮无。

晓色静帘栊,婺光千丈。
香满含真泛春酿。
洛花呈瑞,照眼一枝先放。

拜郎登省闼,奉使驰车乘。


遥瞻使者星,便是郎官应。


台妙时相许,皇华德弥称。

乾坤何处独支颐,咫尺龙门驾尚迟。


七步已非年少日,四愁偏向倦游时。


书传一雁堪飞动,匣隐双虹渐陆离。

紫阁归来鬓尚玄,朱轩遥忆宦游年。


毫飞雪色三湘外,剑吐霜华百粤前。


尺地东陵聊寄迹,扁舟西子暂随缘。

功成一疏下蓬莱,寂寂平津昼未开。


九伐尚传司马法,千秋重睹卧龙才。


天悬白岳云霞驻,地拥黄山日月回。

垂旒朝日侍明光,开府频年控粤裳。


幕下诗名收李杜,朝端文誉重班扬。


行藏未许亲鱼鸟,栖处还应是凤凰。

愿得诚斋句,铭心只旧尝。


一朝三昧手,五字百般香。


弦绝今何苦,衣传拟自强。

早岁联名向千佛,如今接武事承华。
何时误入长春苑,尽看先生解语花。
韩郎牡丹迹已久,殷七杜鹃名谩新。
何似熙熙行阙里,花随和气四时春。
赐沾炰凤玉脂香,大笑轻身服雁肪。
华发侍臣归有日,鴐鹅先报一天霜。
酒来宛国注红香,鱼出凉亭荐雪肪。
多病浪仙都□此,空哦清句嚼冰霜。
愿丰亭前春事深,清时休日此幽寻。
长思相觅饮君酒,亦欲即归投我簪。
三月风光开罨画,百年交好契磁针。
世已憎吾属,天宜赦此贤。
忍教名百代,不使寿中年。
兰谢无传业,蘋荒久绝弦。
昔者登帘阁,先生病已瘳。
从容当世事,反复万端忧。
力尽千家活,身疲十日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