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周览若有失,遥怀辄引领。
白云先客在,春入空山静。
松风答樵歌,萝月带潭影。
林木经霜叶乍飞,百年难得此晴晖。
休嫌止酒心全减,不怕登山力尚微。
病后逢僧怜我瘦,秋残入寺觉人稀。
身在云中不见云,登临忘却日将曛。
回头欲辨来时路,只有泉声隔树闻。
行尽郊原指掌平,乱峰争耸髻鬟青。
山家不识高轩过,惊走儿童户半扃。
平山堂对妙高峰,极目郊原万里同。
杳霭四垂天不尽,萦纡一带水无穷。
城闉遥隔芙蓉浦,栏槛几经杨柳风。
苍壁屯云戟卫森,白云入户衮衣临。
千章乔木只如故,一尺流泉不在深。
剩有桑麻居杜曲,岂无觞咏集山阴。
范公命世才,志欲清禹甸。
高名冠礼闱,直道行谏院。
气节凛霜柏,精神烂岩电。
荒径经春满绿芜,喜闻佳客载行厨。
流莺度曲时相唤,泛蚁盈樽不用沽。
行乐中年怜谢傅,坐曹休日笑张扶。
纵观不知远,言登太平山。
诸峰卷秋雨,日射风霏间。
悬磴折古石,侧溪倒危潺。
维昔渡江跸,近在千里甸。
吴门治清静,西浙称道院。
兴怀庆历初,百岁如过电。
将军壮年不可羁,走马直上长安西。
腰间白羽净如雪,数肋笑射双狻猊。
省中大舅汾阳子,文采风流重当世。
东吴水为州,西山兹独秀。
上有百岁松,下有千尺溜。
况当泉石间,野花乱如绣。
一庵潇洒何年构,半近青山半近原。
群木丛中留古冢,小轩明处见孤村。
灶烧落叶茶烟湿,门掩苍云竹日昏。
虚堂眄平冈,积翠淩天半。
彷像识瑶台,熹微窥玉案。
颇疑巨灵力,刬削非一旦。
数亩青山一草庐,竹扉松径亦萧疏。
主人抱膝淡无虑,只有耽书癖未□。
白云仙吏自清闲,何事朝朝忆故山。
我见画图心亦远,也知幽意颇相关。
太平书巳上承明,那得兹山独擅名。
且托云霞封白社,还将霖雨慰苍生。
抗疏名高世所奇,知君应未慰心期。
高名若了人间事,筑室山中何所为。
自天秉钺控西东,雷迅霜威压世雄。
薄伐已褫豺虎魄,先声遂挫犬羊锋。
勿云岭外无宁宇,最幸专城有令公。
百花洲上百花开,花是吴王旧日栽。
吴王去后无消息,岁岁看花人自来。
郑监风流老不衰,倪宽头白更应痴。
吴越英雄已泥土,欲从江海问西施。
高台千尺对层峦,只许吴王醉里看。
山色不随勾践去,游人还得倚阑干。
官河春水绿悠悠,水上人家尽画楼。
买取吴娃三日酒,放船直到百花洲。
旧宅荒凉木叶疏,元戎此日暂停车。
连营烽火传呼急,夹道旌旗战伐初。
天下十年非乐土,江南万姓望安居。
一曲溪山似辋川,天开幽境与栖禅。
堤分柳浪烟中远,峰矗芙蓉水上妍。
不断香风吹宝殿,有时花雨坠珠筵。
出郭才半里,小构两三间。
禾黍平高下,牛羊任往还。
穿林寻窈窕,移步弄潺湲。
宝地久无狮子吼,野狐时复出蒿莱。
回看佛骨青霄上,照彻寒山万劫灰。
我向青山学懒慵,君还古寺振高踪。
他年法雨诸天集,惊起潭中久卧龙。
踏破匡庐百万重,不知何处是归宗。
堂开可结东林社,来听阇黎半夜钟。
一榻挂楼居,八窗映碧虚。
观空腾野马,纵目数游鱼。
懒慢身堪寄,登临眼独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