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宁知府中吏,故宅一徘徊。


历阶存往敬,瞻位泣馀哀。


废井没荒草,阴牖生绿苔。

山石古来色,河流无尽声。


行船自往返,群木几枯荣。


狂象调难伏,空华灭复生。

使君一出承明庐,当年两佩龟峰鱼。


龟峰小儿骑竹马,笑挽朱轓归故闾。


门外春风吹画戟,小阁香浓绮疏碧。

路绕江南烟水村,梅花的皪正销魂。


峰峦影里过山邑,鼙鼓声中念故园。


残腊未曾看雪舞,劲风何事扫云屯。

大愚不了戾儿孙,开化重兴正赖君。


便请踏开关捩子,何妨地炙与天薰。

断岩泻翠,枯坐老衲,花外禅宇。
芳意如许。
最怜梦里,鹃声唤春去。

一山蟠作狮身,就中笠子天光小。
洞当凹处,海涛常响,法云难扫。
断溜生苔,疏风替扇,客同秋到。

无极我之先,大块我之后。


问我是何物,见之亦无有。


纷纷形迹间,聚散讵能久。

人或采桃李,我或赠芙蓉。


非偏爱芙蓉,直外仍通中。


静直春风表,不为众芳容。

我或求珷玞,人或畀璚玖。


非不爱璚玖,向人难启口。


启口恐吠声,听听国多狗。

我或抱荆璞,人或夸燕石。


非不诬此石,向人难历历。


历历恐伤明,明者当自识。

高下原从脚板分,江山富贵几般人。


吾家子弟官情薄,欲把行藏寿老亲。

将军急为收滇郡,刺史新除出紫薇。


百姓已遭荼毒久,深慈应念胁从非。


大君有命威先夺,廉吏持平乱后归。

客里复送客,君西我亦东。
相逢机易失,欲别意难穷。
杨柳津亭绿,桃花野渡红。
暂抛尘土扣云扉,山色空蒙翠湿衣。
涧水松风俱有恨,道人瓶钵几时归。
谢家旧说东山公,徐家南峰亦穹窿。
东山南峰相去不知几百里,峰头云气往往直与东山通。
前飞紫凤后覆釜,金钱石佛交帡幪。
依然山色与溪声,岁月峥嵘只自惊。
独有老农能耐久,路傍犹说长官清。
登高观稼适同时,宾从喧阗逐隼旗。
殿阁崔巍初日照,林峦萧索晓风吹。
山空笳鼓穿云响,径险车徒出谷迟。
峨峨琅琊山,拔地几千丈。
坤灵毓神秀,景态日万状。
金碧灿晴峦,芙蓉开叠嶂。
夙志抱冲淡,岂为尘事萦。
兹晨属休暇,况与文彦并。
联镳度芳甸,飞盖指岩扃。
曾将三策献宸旒,今拜郎官宠命优。
凫舄双飞辞北阙,奎星一点照南州。
暂从丛棘栖丹凤,终向康庄骋紫骝。
映柳穿花于重旌,辕门订日合专城。
千山旧雨弓刀恨,一道长风鼓角声。
才子时来焚玉草,诗人老去洗兵行。
秋霁涛江气象宽,龙山亭耸凭云端。
老僧欲快吾心目,旋剪当轩竹数竿。
野老余遵道,人微德义尊。
家居青嶂底,身在白云根。
盛事传闾里,昌期付子孙。
山色入层城,钟声临复岫。
乘闲息边事,探异怜春候。
曲阁下重阶,回廊遥对霤。
旧是桃源地,如何丧乱滋。
荷殳连老少,流血满潢池。
蜀道奔惟汝,荆州仗有谁。
苇白吹花上竹林,霜澄湖水夜寒深。
乱山遥看孤帆去,野寺间携短策寻。
农歉稻香伤夏潦,僧愆茶话赏秋阴。
青眼多情客,携朋问暮秋。
人同山共瘦,时与水俱流。
黄叶迷村路,清风满寺楼。
目前尘坌最重重,乍见名山喜动容。
选胜道装堪著屐,谈禅麈柄亦挥松。
千寻急欲攀秋径,十里犹闻击午钟。
烟岚深处几千重,难向丹青写物容。
层阁试凭窥百里,函经慵读倚双松。
乔林乍响因秋籁,栖鸟频惊为晚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