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此生已觉都无事,今岁仍逢大有年。


山寺归来闻好语,野花啼鸟亦欣然。

道人劝饮鸡苏水,童子能煎莺粟汤。


暂借藤床与瓦枕,莫教辜负竹风凉。

十年归梦寄西风,此去真为田舍翁。


剩觅蜀冈新井水,要携乡味过江东。

家在集云峰下居,门前翠竹尽真如。


道人若许通消息,邀我须凭雁足书。

曹刘翰墨有家风,不学随时语更雄。


莫似溪堂老居士,十年林下坐诗穷。

宇定心清面发丹,下床投杖觉轻安。


此身已许壶丘子,他日争寻靖长官。

老逢熙运乞前官,病遇先生得内丹。


一饱有期吾事了,千年不死后人看。

郑公龙变不容亲,犹有先生不绝尘。


定力不为生死动,始知天地有闲人。

云水上人归兴忙,棕鞋蒲扇葛衣凉。


过湖就得乡船便,入寺行穿茶树香。


晓趁钟声持木钵,夜随灯影认禅床。

二生俱我友,清苦辈流稀。


旧国居相近,孤帆秋共归。


残阳沙鸟乱,疏雨岛枫飞。

翩翩毗陵子,浴德璧水涯。
十年不入官,藏器以待时。
四海仰明圣,天运转璿玑。
宜春台望倍春辉,羡尔春还愿不违。
奉使独乘桓典马,过乡先著老莱衣。
莺啼别峤藏修竹,路隐重江出翠微。
论文促膝片言投,惜别寒风入客裘。
孤剑轻装随北雁,闲园高榻冷南州。
归程迢递千山雪,旅况凄清一叶舟。
无成归故国,上马亦高歌。
况是飞鸣后,殊为喜庆多。
暑销嵩岳雨,凉吹洞庭波。
二年环堵赖馀波,相和儿童襦裤歌。
还复攀辕逢此日,敢忘推毂意如何。
十行行矣重徵霸,三径归欤暂景坡。
五色春衫拂地垂,东门高宴驻旌麾。
旧来仲郢人知少,欲去玄成马上迟。
红叶巧当官路坠,白云长傍禁垣移。
东里如今号郑乡,西家昔日近丘墙。
芸台四部添新学,秘殿三年学老郎。
天外鸳鸾愁不见,山中云鹤喜相忘。
浩荡风光二月中,可堪归思更匆匆。
不辞古道折杨柳,应念小山团桂丛。
司马壮游千里别,元龙豪气几人同。
阳羡昔相见,雨花吹满台。
都城复邂逅,坐使尘襟开。
捧檄即归去,叙别仍徘徊。
忆昔青莲宇,相依玉带山。
禅心自消歇,尘迹幸跻攀。
锡向峰头卓,杯浮日下还。
溪阁小亭乐有馀,分携万里意何如。
却怜倦鸟投林后,尚及栖鸾振翼初。
发白相看无可奈,眼青如旧未应疏。
微吟五个字,客路惜年华。
人世谁无别,子行吾忆家。
湿云生竹菌,晴雪噤梅花。
水香甘似醴,知是入袁溪。
黄竹成丛密,青萝夹岸低。
暖流鸂鶒戏,深树鹧鸪啼。
梵林遗址在松萝,四十年来两度过。
滤水东奔彭蠡浪,萍川西注洞庭波。
村烟不改居人换,官路无穷行客多。
宋玉正秋悲,那堪更别离。
从来襟上泪,尽作鬓边丝。
永水清如此,袁江色可知。
圣代澄清雨露均,独怀惆怅出咸秦。
承明未荐相如赋,故国犹惭季子贫。
御苑钟声临远水,都门树色背行尘。
遗金在道吾亦攫,入朝争名战自恶。
胡为徒手长安归,骨瘦脰长如野鹤。
君不见饥鸱低飞啄腐鼠,饱鸣人屋人射女。
潞河一夜吹秋风,岸沙飞走旋转蓬。
蒲帆百尺挂大舸,我友万子归江东。
万子江东何所住,云占林泉最幽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