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四州环一岛,百洞蟠其中。


我行西北隅,如度月半弓。


登高望中原,但见积水空。

迎霜破雪是寒梅,何事今年独晚开。


应为花神无意管,故烦我辈著诗催。


繁英未怕随清角,疏影谁怜蘸绿杯。

一枕新凉梦自成,诗魔偏向睡魔生;


从来物态蜉蝣似,未必人情蝴蝶轻。


集候秋虫偏解语,失途老骥亦长鸣。

递肖何妨屡普陀,金刚四句括无多。


层楼金瓦辉香象,偏袒黄衣演法螺。


虔为祝釐开八秩,会逢归极仰三摩。

马棰频年客帝州,茂陵心折问刀头。


天寒北极仍充使,日落黄河未稳流。


笛里龙吟金井夜,砧前寒度玉关秋。

逶迤洲渚薜萝幽,苑静偏宜秉独游。


万树林梢看月上,三峰岩畔听泉流。


溅衣珠洒晴疑雨,戛玉湍鸣夏似秋。

相思旬日忽相逢,不是忙中是病中。


玉麈漫夸谈柄在,朱颜应笑酒杯空。


怜君济济冲霄鹄,顾我垂垂失路鸿。

小车芳径出金山,瞥见仙人水石间。


后客应推先客主,行云不及定云闲。


烟霞自熟孙登啸,笙鹤应嗤阮肇还。

俊鹤祥鸾陈子鱼,阊门楼阁事亲居。


想因别墅聊行药,却得云窗漫校书。


俗驾向来虚下榻,德星何日见牵车。

沐浴罢趋局,幽居愁杜门。


重登帝子楼,哭吊诗人冤。


凭栏参井天,隐几西南坤。

和愁带恨,凭得阑干破。
消息问梅魂,料伤春、未应偏我。
寒灰心死,犹自拨阴何,堪绝倒,子桑琴,裹饭知谁过。

柝声频入乱霜寒,灯烬交飞片月残。


词赋千秋携玉树,风期三世见金兰。


宁亲海甸驱驰急,送客河桥去住难。

早晚天书下紫泥,如今人物擅三齐。


才华好自銮坡进,诗思休从蝶梦迷。


深院日迟黄鸟啭,长桥风软绿杨低。

苏小门前柳拂衣。
苏公堂外水平堤。
好将新句接梅溪。

平生为斯文,思极心欲破。


得句如得官,欢喜不能奈。


绕床行百匝,如觉此身大。

西风初劝新凉味,人情故乡先好。
俊赏山泉,清斋露蔌,差拟吴莼同调。
花间梦晓。

尊华腊后几寸雪,东海雪高一丈馀。


天试畸寒畸暖手,我劳问乱问年书。


栖栖殿爵层俱没,奕奕邻柯斫不如。

口君有书未暇读,乃复奔走豪率间。


廿年交谊我不道,异日相求嗟莫还。


集林暝雀朝飞失,出水秋根壁立闲。

鹤鸣失和只增伤,往复吟成鬓渐霜。


历览死生元可了,岂知人世未能忘。


荒畦野竹新添笋,落日僧寮已爇香。

得句胜于得好官,平生事业蠹鱼间。


近来世味尤如蜡,唯有吟诗不奈闲。

报国心思切,年衰不自由。


欲知万里路,天际一归舟。

今日冬至阳始回,客中无赖废持杯。
乾坤万里风尘满,南北何时道路开。
白发频添随绣线,壮心都冷类葭灰。
摩挲苦忆霸城翁,强逐徂秋迓塞鸿。
清绝书堂商老计,病馀药裹有新功。
得醇未要平原饮,撮土何增泰岱崇。
熙朝恩泽及枯禅,仪仗归来见往年。
刺刺老僧谈不倦,史家遗事要谁传。
良乡宏恩寺住僧三觉,圣祖召见大内,用仪仗送归,相传为明崇祯帝第三子。
记否江东倦羽栖。
擘笺重过画楼西。
蒯侯风调似当时。
触目怀招隐,兴歌托遂初。
俗尘多汩没,天籁几吹嘘。
晚景翻蒙泛,秋潮泄尾闾。
苍苍木叶老将枯,点缀峰峦似画图。
细语秋虫随草伏,高飞鸷鸟入云无。
马行僻道凭衔勒,人走危桥借杖扶。
怪石嶙嶙山路仄,冲寒趋看罗浮花。
东家西家树疏密,半枝数枝玉横斜。
铁桥古洞雪初霁,老僧开门邀啜茶。
一鸟唱晴色,西园花乱开。
诗成向天笑,酒熟无人来。
挂帽紫筠竹,横琴白石台。
检点嫣红瘦几分。
悄扶秋梦到栏根。
不关蜂蝶也销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