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双闱同拜玉函封,寿帙今开第九重。
青鸟日随王母侍,白云常满丈人峰。
已看庭际翔三凤,更向垆边跨两龙。
济北贤豪行谊敦,年跻上老德弥尊。
真封已自称乌署,高隐还应并鹿门。
明月千山芳杜若,春江九畹茁兰荪。
五岭中间数仞亭,海云山月总关情。
三千稷下诸姜客,十万胸中小范兵。
谈笑巳看功业就,指麾能使鬼神惊。
鸣玉朝来散紫宸,凤楼回首落花频。
鹓鸿得路争先翥,鹦鹉才高却累身。
直以疏慵招物议,不趋权势正因循。
广陵潮头磨宝刀,落日正悬杨子桥。
椎牛置酒赛河伯,白虹当座开青霄。
一杯万里行色骄,虎头将军髯紫毛。
今之副都古中丞,才华超逸众所称。
清如金壶贮寒露,皎如玉树含春冰。
昔年钱塘作太守,千里湖山歌杜母。
新诗往往见清才,怀抱相过几度开。
帝座龙颜长共仰,天孙凤锦独先裁。
跛牂蹀躞难同骥,布鼓寻常耻遇雷。
贰宪持衡肃柏台,每瞻丰采独徘徊。
片言折狱真能事,樽酒论文愧不才。
落月空梁惊梦觉,西风远道寄诗来。
一别又三年,长怀按部贤。
绣衣还阙下,黄发泣江边。
行李惟霜简,清风满画船。
几年文墨侍彤闱,妙句曾看对御题。
翠柏台前听雨漏,金莲炬底立霜蹄。
当时意气青云动,此日凄迟皂帽低。
广文振佩趋朝日,当宁临轩策士时。
黄阁侍臣催奏牍,玉堂学士诵清诗。
千花晓日文园合,一铎西风客棹迟。
故人清楚旧能诗,去岁东南折桂枝。
久拟手容清百辟,故将文采应昌期。
诗题翠柏趋期早,颂奏嘉禾出殿迟。
不见能诗老郑虔,七闽山色远依然。
桃花流水瀛洲客,兰叶春风御史船。
别后丰姿浑似玉,醉来毛骨欲成仙。
故人骢马晓相过,错莫邻人避玉珂。
朝下楚城高盖合,春深门巷落花多。
飞腾每羡青云早,衰懒无如白发何。
明日青阳逼岁阑,绣衣聊得共跻攀。
云铺鹤背浮金殿,风引猿声怨玉环。
薄宦岂堪长作客,故乡惟有一登山。
竹里维舟陟翠微,闲门临水欲嵚巇。
云生佛殿飞来处,猿啸山僧出定时。
断刻尚馀梁日记,古松犹偃汉朝枝。
峡束沧江万壑雷,梵王楼阁倚天开。
山从中宿城边去,水自连州港口来。
云叶卷时猿献果,雨花飞处客登台。
逸兴文兼酒,玄谈芥与针。
兰台虽作客,蒲榻早休心。
定里骑聪马,忙中访竹林。
骢花照地辔丝轻,烟柳阴中望禁城。
豸角锋棱新宪节,龙头文采旧儒英。
霜飞白简朝巍阙,星拱銮舆入上京。
开国功劳出保州,武攻文辅世王侯。
星垣柱史承嘉命,天府神都纪胜游。
霜草不藏狐兔穴,烟花又绕凤凰楼。
天花剪玉澡英姿,绿萼梅招梦里诗。
百二山河劳跋涉,九重耳目寄询咨。
锦袍召对金銮殿,宝墨留题太液池。
正是当今耳目臣,急流勇退足全身。
江南开府临诸道,林下休官见一人。
日月旗常功烈著,烟霞窗几性情真。
一山突起圆且卓,两山夹峙如展角。
俨然唐制落丹青,秀出天工谢雕琢。
故家庭户对山启,入眼分明不盈握。
东风作轻阴,寒雨半成雪。
端居政不怡,况子有远别。
子本江汉英,所学重名节。
士行先出处,治道本惩劝。
持此律今古,有若执符篆。
大义苟失之,如水决堤堰。
周郎识此君,落笔琅玕长。
居然步湘皋,翠袖忽两两。
相将舞回鸾,势欲凌波往。
离旌动朝旭,宪节飞寒霜。
使君有远役,驱车上河梁。
夙昔金兰交,念君才且良。
偶尔相逢泗水滨,一舟谁主复谁宾。
论心久已同清白,不作平时祓禊人。
柏台高处岁频更,奉敕宁辞万里程。
云拥干旄归节制,风行山岳听威声。
携家远过金牛岭,揽辔长临白帝城。
鹤发朱颜笑语温,隐君遥在水云村。
诸生久立尚书馆,一子新开御史门。
丹灶药垆堪逸老,锦衣乌帽待承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