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淮烟淮水万民迎,飞放兰桡夜不惊。


天马逍遥官路大,黄河恬静御桥平。


公然衮冕看花立,竟许渔樵近仗行。

桃李晴曛禁苑烟,銮舆新幸北郊旋。


团花靺鞈蒐春日,细柳旌旗拊髀年。


一道甲光将雪借,千群马色截云鲜。

天留南屈在沙亭,烟管峰临涨海青。


先祖遍栽长命树,曾孙频作老人星。


大宗祠启来昭穆,春酒筵开肃典型。

家贫谋食计元疏,日日妻孥作白鱼。


养志已成高尚士,娱亲更着外家书。


白头多事惟调药,青岁无才枉断裾。

麻姑白发七朝身,带闰参差已九旬。


门下三千酿酒客,堂前六十弄雏人。


纷纷䰀鬌教扶手,一一酥醪要入唇。

八旬有六老亲年,杖国婴儿在膝前。


孝子身终须大耋,贫家养薄只荒田。


诸孙酒馔争擎案,三妇衣裙竞上笺。

奉命趋辽海,猗欤仰旧宫。


逶迤龙脉远,詄荡凤城雄。


念昔开洪造,乘时建武功。

春光荏苒熏风至,圣驾勤民尚未还。


幸有埙篪随越舸,愁无羽翼赴吴关。


晨趋北阙螭头上,夜梦南云豹尾闲。

朱实才春荐,宫莺啄未残。


香堪齐蜜荔,味自夺冰丸。


圆转珠千粒,轻匀露一盘。

先帝逍遥游碧落,神孙端拱坐明堂。


九重统握乾坤大,万国恩沾雨露香。


动植飞潜滋德色,都俞吁咈庆明良。

五叶回春绿,双轮导瞑流。


宝坛高宿将,芳轨正中区。


盛世材偏美,名山迹屡投。

玉槛银潢接颍川,肯堂新沐帝恩偏。


奏诗早擅河间誉,好学今称卫武贤。


东壁赐书光列邸,西斋留客咏初筵。

四山佳处寝围开,仿佛龙舆自往来。
盛礼蘋蘩供俎豆,遗恩汪濊及蒿莱。
丹丘尽享仙人乐,玉册空馀帝子哀。
蟠龙山上柏层层,寝殿巍然紫气腾。
神武尚占霜令肃,睿容如见日华升。
万年成法尊周典,一代兴王祖舜陵。
茂陵宫殿郁参差,已近先皇发引时。
上界鸾声应载道,北山龙脉又分支。
递迁九室藏新主,会遣千官奉节祠。
会稽昔受计,涂山曾合符。
皇览遵时豫,宸游协前谟。
肆瞻万岁山,奠彼玄武区。
霓旌羽葆。
看玉勒飞尘,翠华临早。
雨洒郊原,风静天街开驰道。
圣德元功不可思,钟山遥喜望威仪。
汉唐无此真明主,汤武应惭大义师。
王气绕陵疑执戟,紫光环卫想趋墀。
起草词垣半隐存,适逢明主快孤鶱。
十年未谢诸生梦,除夕新题学士门。
八讲几能披积愫。
祇命趋辽海,崔巍仰旧宫。
庄严天气肃,盘踞地图雄。
念昔开王业,乘时奏武功。
念发菩提愿,应在夙世工。
兹误落尘网,清饮冰露中。
一室各愿力,辄应如叩钟。
虽蒙放弃老丘园,旋复衣冠两被恩。
岂有涓埃酬海岳,只惭衰朽负乾坤。
草茅迹远阍难叩,葵藿忱微手自扪。
鼎湖仙驭忽高翔,遥洒孤臣泪两行。
天语曾闻螭陛下,龙颜忆睹象舆旁。
凭馀玉几谟应远,虑重金瓯策定长。
翠环寝殿紫凝烟,风雨驱令护昔年。
周命式瞻新气象,汉陵还睹旧山川。
技惭娲鍊重元石,泪补轩游五色天。
明明我祖迈羲轩,圣德神功岂有前。
天地不知高厚极,图书重与洛河诠。
显谟已入诸司掌,精蕴还须识大贤。
冶城久识郑公乡,又试经论付草堂。
一沼水环三面曲,五松阴借半庭凉。
倚阑手指排花地,散箧寻种树方。
半为怡情半著书,地营五亩尽便余。
会昌草木平泉记,独乐园林涑水居。
人立软风晴槛外,春归新柳早莺初。
脱却朝衫早杜门,《白华》志洁乐晨昏。
曹南清节今无匹,海内儒林此最尊。
四部图书王令宅,中年丝竹谢公墩。
晨旭丽扶桑,邦基万载长。
虹流思诞圣,电绕志兴王。
嘉瑞符三祝,恩膏普四方。
忽传恩诏出丹墀,出守浔江路险巘。
十载劳民心似水,一身去国鬓如丝。
浪花荡漾朱旗卷,帆影翩跹碧橹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