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团扇经秋似败荷,丹青仿佛旧松萝。


一时用舍非吾事,举世炎凉奈尔何。


汉代谁令收汲黯,赵人犹欲用廉颇。

商气飒已来,岁华又虚掷。


朝云藏奇峰,暮雨洒疏滴。


几蜩嘿凉叶,数蛩思阴壁。

年年名路谩辛勤,襟袖空多马上尘。


画戟门前难作客,钓鱼船上易安身。


冷烟黏柳蝉声老,寒渚澄星雁叫新。

【其一】


弥望萧萧木落稀,等闲零乱掠人衣。


此心浪说沾泥似,更逐风前败叶飞。


【其二】


绿水疏林影静涵,秋容秀野似江南。

浮云无停阴,急雨来清秋。


飒飒水上风,吹我千里舟。


二年客淮楚,乞米充饥喉。

西风中夜来,飞雨随以至。


揽衣不能眠,起坐为涕泗。


炎蒸虽云酷,香草犹可佩。

西风吹我舟,系缆岸边柳。


萧萧落船叶,日夕烦我帚。


心惊芳岁晚,日月去如走。

秋风吹衡茅,寂历如荒村。


独立无与语,悲虫鸣草根。


老木经疾风,枝叶仅得存。

高林败叶已飕飕,更有寒莎翠已收。


若道神仙脱情累,如何独唱感庭秋。

楚天未白转星河,楼角先吹出塞歌。


长愧侵床五更月,殷勤无计谢姮娥。

秋思乡愁两苦辛,每临西北望秋云。


此生更老情终在,谁为寄声千里人。

尘埃容易点吴衣,泽国秋来信息稀。


想见淮南初木落,秋云秋水雁初飞。

年来诗酒最关身,满酌休论薄与醇。


愁见洛阳秋夜月,无情偏照不眠人。

木落风高秋雁归,初晴野水涨清伊。


东流会向淮南去,凭寄秋来无限悲。

回肠病骨两惊秋,已作衰翁未白头。


天上有星宁免客,人间无地可埋忧。


车翻落日何曾定,臂化鸣鸮岂易求。

乐事行将晚,华年怯早衰。


翻车壮士速,落叶长年悲。


别燕风帘静,惊乌月树危。

但秋风、年又一年深,不禁长年悲。
自景阳钟断,馆娃宫闭,冷落心知。
千树西湖杨柳,更管别人离。

世路故当穷,兴亡一转蓬。


闭门羞俗子,仰屋感秋风。


旧日施行马,如今掩候虫。

千山脱木瘦,四壁号虫喑。


每于动静间,窥见天地心。


水落泽国秋,荐稻登川禽。

激激泉底石,谡谡松下风。


天籁生泬寥,地籁号崆峒。


清响来无时,吹万有不同。

万壑开青瑶,一雨凉意足。


空明发遐想,八极归一瞩。


意行不知远,路转云几曲。

有有必有无,无无乃无迹。


憧憧一世中,草草百年客。


何能强解事,穿凿辨坚白。

矮屋病秋暍,内热烧中肠。


濯濯雨露姿,心眼生奇凉。


乡来翕翕威,奄忽归何方。

翳翳萤影微,札札虫羽振。


一雁从西来,坐觉秋事进。


漫游亦何有,所得雪满鬓。

冲风挟新寒,激射窗纸破。


寸心集百忧,惊叹中夕坐。


岂无激昂志,蹇步多跌蹉。

语大类迂诞,语小徒咿优。


据梧默不发,此心与天游。


年运不假人,迅逝如川流。

露泫草并白,霜肃山弄黄。


蜩螀底须哀,寒燠乃其常。


蒲莲弄凉影,兰茝发野芳。

清映临澄渊,孤啸跻绝岭。


片云开太虚,约略见秋影。


铦飙刮浮翳,洗此玉万顷。

宿云护朝霜,秋阳佐残暑。


蝇痴驱复来,汗下拭莫御。


庭梧自黄陨,风过成夜语。

霜秋自断魂,楚调怨离分。


魄散瑶台月,心随巫峡云。


蛾眉谁共画,凤曲不同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