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,解衣欲睡,月色入户,欣然起行。
念无与为乐者,遂至承天寺,寻张怀民。
怀民亦未寝,相与步于中庭。
僧阁倚寒竹,幽襟聊一开。
清风曾未足,明月可重来。
晚意烟垂草,秋姿露滴苔。
树底蒲团禅老家,高僧倚坐日西斜。
有人试问西来事,无处安排玉如意。
方者风幡动不同,不道风幡境亦空。
菩萨清凉月,游于毕竟空。
我观诸境尽,心与古人同。
僧发侵眉白,桃花映竹红。
窜逐三年海上归,逢公复此著征衣。
旋吟佳句还鞭马,恨不身先去鸟飞。
征衫初解就僧床,惠我翛然一枕凉。
赤日黄尘畏途里,此君风味可能忘。
千盖笼花斗胜春。
东风无力扫香尘。
尽沿高阁步红云。
九街头,正软尘润酥,雪销残溜。
禊赏祗园,花艳云阴笼昼。
层梯峭空麝散,拥凌波、萦翠袖。
吴山顶上承天观,玉牒金符镇地灵。
百尺楼台依斗极,九霄风露出窗棂。
江声汹涌蛟龙阙,云气虚无翡翠屏。
天为闽越息风尘,借箸奇能动鬼神。
二十年来劳汗马,五千里外过征轮。
义高田孟翻多议,家似韩原未是贫。
揖退新龙象,归寻旧鹤猿。
空令行百里,不遣骂三门。
易致实封者,难招不动尊。
桃源二月春风起,是处秾华有桃李。
调笑闻声不见人,游人只在华山里。
华山逋客来何迟,隐隐茶林隔烟水。
王家水阁海棠开,四蕊三花漾酒杯。
正苦瓦盆沽欲竭,不期公子著貂来。
明霞淡霭酿重春,盛典高张礼乐陈。
圣世山中归一老,圜桥席上第三人。
定知国学他年酳,且试庖烹此日珍。
为郡美风猷,郊行减导驺。
治民问牧马,望气候骑牛。
孔释送今夕,莼鲈归几秋。
若个不游宦,惟君盛宦游。
飞龙乡露冕,有蟹处监州。
含饴弄孙子,祭酒客诸侯。
宦辙经三徙,俱歌蔽芾章。
归来头未白,眉上气先黄。
伯子原千里,新孙必二郎。
国胶三老重,乡齿七龄尊。
写照须眉漆,酣宾笑语温。
犊留辞沔邸,螭额满荆门。
郑鲜之,字道子,荥阳开封人也。
高祖浑,魏将作大匠。
曾祖袭,大司农。
临昏细雨如撒沙,城中官府已散衙。
空林古寺叶满地,墙角仅见山茶花。
系舟未稳促沽酒,布帘尚曳河西家。
山城幕府叹离居,朋旧青云积渐疏。
湘浦春深谁附雁,蜀江南下不通鱼。
方愁晋代浮沉语,并得殷侯父子书。
汉江西望接荆门,紫马春看孙使君。
今日帝乡私雨露,向时龙迹护风云。
桥门玉砌銮舆下,中贵银珰御座分。
五马凭陵紫气中,方城南冠楚天雄。
成周百叶称江汉,先帝千秋忆沛丰。
将为股肱仍见召,即论汤沐竟谁同。
向来龙起处,曾此更鸣銮。
父老十年复,君王三日欢。
跸留佳气满,歌忆大风寒。
荆棘荒凉绕故宫,梵楼突兀画图中。
地连沧海何由断,月坠青天不离空。
螮蝀著檐秋易雨,蒲牢吼屋夜还风。
松有乔林桂有丛,石梯苔壁兴无穷。
快心叠嶂云如扫,会意澄波日正中。
修竹缘崖高竦竦,早梅飘雪细珑珑。
一山篁竹间松杉,伏虎犹存居士庵。
钟磬有时闻绝壁,渔樵将晚会平潭。
薄云未解成春雨,返照偏能破夕岚。
上士修真地,曾无俗混淆。
云根起坛级,江面出松梢。
轩静檐垂斗,窗虚洞接茅。
月台无屋有空坛,空处观空眼界宽。
不惹世间尘一点,冰轮心镜两团团。
三径荒芜未许寻,篮舆来访小园林。
因知燕寝凝香地,不似禅房花木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