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北陆藏冰欲竟,东风解冻非遥。
一时芳意巧相撩。
入眼绿娇红小。

黄菊正怀彭泽,白衣俄致江州。
登高馀醉快扶头。
此贶义兼情厚。
从来寒食半阴晴。
花底听歌声。
昨夜满城风雨,惜花还系心情。
贺客休辞酒盏深,使君心是老农心。
精诚已致当时雨,膏泽将为异岁霖。
得水槁苗俱竞秀,乘秋高鸟自能吟。
黄花照眼,对西风庭槛,为渠凝伫。
准拟登高酬一醉,底事晚来微雨。
蟋蟀声中,芭蕉叶上,怎得争如许。
叶底芳蕤如缀。
坐对广庭忘味。
娇呆最怜伊,乱糁舞馀风袂。
竹外梅花,檀心玉颊春初透。
一池风皱。
妙语天生就。
宿雨朝寒,芳时又过酴醾了。
舞环歌绕。
应恨金杯小。
菊团封绿,莲萼凋红,萧然独见芳姿。
短墙高榭,疏筠怪石偏宜。
香遍秋风到处,微雨过、清露零时。
晓霜初肃。
秋色团芳菊。
榴转紫,柑犹绿。
寒透珠帘怯晓霜。
灰飞缇室验回阳。
坐看红日上修廊。
过雨花容杂笑啼。
淡妆深注半开时。
娇娆情态自天姿。
晓日晖晖玉露光。
枝头一样斗宫妆。
可怜娇额半涂黄。
琼树挂初日,珠箔卷清霜。
夜来溪上微雨,佳节过重阳。
共庆当年此际,曾见天麟协梦,华阀挂蓬桑。
斜阳明薄暮,暗雨霁凉秋。
弱云狼藉,晚来风起,席卷更无留。
天外老蟾高挂,皎皎寒光照水,金璧共沈浮。
檐溜潺潺朝复暮。
燕子衔泥,穿幕来还去。
素锦青袍知有处。
春入花梢红欲半。
水外绿杨,掩映笙歌院。
霁日迟迟风扇暖。
新诗句句堪流传,令人读之神凛然。
孟君已死不可见,如公笔力今无前。
天生百谷养万姓,暄润稍阙功难全。
朝阳淡淡宿云轻。
风入管弦声。
十里碧芜幽步,一枝丹杏柔情。
逢人借问钱塘路,我亦欲、西湖去。
目送兰桡知幾度。
鳌峰浮玉,鲸波飞雪,正是潮来处。
往昔秦郎妙天下,淹留尝倚仲宣楼。
长材不用虎为鼠,塌翼竟从蜩与鸠。
夭矫飞云蜕仙骨,连卷雌霓落墙头。
春膏夸莹净,云母斗轻明。
吾子诚不俗,老夫安用名。
虽非时态尚,犹见故人情。
黔巫之南溪水兹,山粗石恶不可治。
崇宁边臣务广地,山刊石断林木斯。
其间掌许号为郡,如以土偶安须眉。
淹遍衣衫酒未干,何如李白醉长安?
牡丹庭院漙新露,燕子帘栊过薄寒。
春晚绝无情可托,日长惟有睡相干。
旧题犹在轻罗扇,小字斜行不厌看。
过江曾酌南酃水,恨隔毗陵第二泉。
何意双罂来远道,并教五月失炎天。
香疑露下金茎夜,色忆冰分王井年。
长夏斋居玉树林,蓬门忽复听车音。
停桡别浦江云远,对酒明河夜色深。
佩向仙曹分水玉,名从国士重南金。
昔日相逢面如雪,今日相逢面如铁。
人生年少得几时,动作风尘十年别。
十年别久未为恶,频见亦无年少乐。
乍入秋梧暑气残,况当暮雨共凭阑。
高朋雾露原生润,野老尊盘肯尽欢。
蜡屐殊非安石卧,绨袍宁为范生寒。
宝刹悬灯送,蟾晖夺众星。
淡笼千嶂晓,寒落万峰青。
练影侵阶入,馀光绕户扃。
衔杯山欲暝,此意老僧传。
渴借烹泉饮,寒邀补衲穿。
拈花梅正蕊,卓锡剑方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