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闭户学僧坐,颓然遗世情。


虚窗鸽飞影,枯叶犬行声。


雪拥杉灰暖,云垂纸帐明。

平生取友孤竹君,馆之山崦与卜邻。


风衿月佩霜雪身,只谈风节不论文。


我开西斋对清润,每嫌隔窗不相近。

朝朝蚤起挂南窗,要看梅花试晓妆。


两树相挨前后发,老夫一月不烧香。

山园腊里日疏芜,只有南斋最起予。


竹映梅花花映竹,翠毛障子玉妃图。

道是司花定有神,元来造化在诗人。


扫除碧树无情朵,放出红梅恣意春。

幽斋谁与破穷愁,蜀锦当轩烂不收。


白帝属车千万乘,玉轮金毂照清秋。

压枝高下锦,攒蕊浅深霞。


叠彩晞阳媚,鲜葩照露斜。

修修稍出类,辞卑不肯丛。


有节天容直,无心道与空。

不枝惟叶茂,无干信中空。


所以免摧折,为依君子风。

纤茎寒始密,秀叶晚逾滋。


芳意君须识,群葩摇落时。

有名见郑风,今赏异畴日。


采花当采根,可能治民疾。

修茎无附叶,繁萼攒庭首。


每欲问诗人,定得忘忧否。

红白相嗣繁,色纯香亦浅。


相对庭户间,俗尚焉能免。

移植自西南,色浅无媚质。


不竞灼灼花,而效离离实。

高秋玩佳菊,繁采照前除。


似粟金无算,为裳鹄有馀。


不甘兴薏谤,长免共兰锄。

静绕绿阴行,闲听雨声卧。


还有感秋诗,窗前书叶破。

有云不驻梁公马,有池不洗右军墨。
有池但作谢家梦,有云长歌杜陵忆。


君言三弟俱好文,映日补天成五色。

彼美掖垣秀,遗此荒园中。


赋质非有异,置身偶不同。


屡供樵爨余,生条幸不穷。

小星红得奎光小,除非能一堂双寿。
苏小乡亲,维摩天女,名在魏城君右。
蛮腰素口。

把酒为君寿。
论世间、高名曼福,似君稀有。
但使雍容平进取,黑发便跻台斗。

为爱寒花晚节香,故栽松径与茅堂。


寿思园绮眠商岭,清想夷齐遁首阳。


俗眼只贪金带紫,丹心惟喜御袍黄。

向来谁种汝,入夏总青青。


幸不妨禾稼,犹能映户庭。


惊风萦乱蝶,微雨下流萤。

为惜墙阴一片霞,张灯携酒出西家。


要令清夜酬欢赏,不遣东风负叹嗟。


香雾暗沾千叶翠,彩云低护万团花。

南园旧竹困支离,移过墙阴雨更宜。


落落出群看两个,萧萧交翠待千枝。


荒苔古石清闲地,细草虚庭隐士诗。

昔年封檗栽,生意颇柔脆。
今兹见丹实,落落如星丽。
斯果号难成,常逾豫章岁。
几番烟雨一朝晴,破晓连耞粟有声;
天与书生知稼穑,日看野叟拥坻京。
提笼稚子拾馀穗,持帚村妪晒湿粳;
好绘豳风图一幅,他年留待答升平。
晕消旧习风前箨,怒长新功雨后竿。
头角崭然真小友,雪霜岁晚更相观。
瘦桐修可八尺强,颠叶挺挺思出墙。
直躬岂合显头角,待敷密荫临高冈。
夭丛簇桃偏低竹,半面凝妆媚幽独。
折来杨柳带轻烟,种向虚斋小牖前。
干弱每须扶短竹,土松最喜沃清泉。
敢期棠荫留遗爱,聊拟槐街企昔贤。
石氏好兄弟,雁行来水斋。
长如拄杖立,少亦听琴偕。
离合那可料,扶携兹自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