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□□先帝开宣室,频领群儒上石渠。


奏牍三千前日事,寓言十九暮年书。


色空勘破偏盲久,记诵俱忘一载馀。

芙蕖花上蒙蒙雨。
又冷落、池塘暮。
何处风来摇碧户。

天意然乎否。
待相携、风烟五亩,招邀迂叟。
屋上青山花木野,尽可两朋三友。

一笑君知否。
笑当年、山阴道士,行歌樵叟。
五十到头公老矣,只可鹭朋鸥友。

雁向愁边落。
渺汀洲、孤云细雨,暮天寒角。
有美人兮山翠外,谁共霜桥月壑。

问讯江南客。
怕秋崖、苔荒诗屋,云侵山屐。
留得钓竿西日手,梦落鸥傍鹭侧。

霜日寒如洗。
问梅花、经年何事,尚迷烟水。
梦著翠霞寻好句,新雪阑干独倚。

岁事不可常,吾生复馀几。


立秋五十日,殊未凉风至。


山田欲生烟,旱气亦可已。

惨澹征车发。
正连宵、狂飙拂地,琤琮金铁。
老泪临岐余数点,洒向关山残月。

急雨跳珠溅。
洗长汀、琅玕三尺,亭亭如箭。
燕尾点波浑不定,一缕碧霞轻剪。

败叶西风卷。
近河桥、六花片片,离觞聊遣。
扑面惊沙森似雾,日暮芦沟冰泫。

云际孤帆卷。
送将归、登山临水,离情难遣。
年少周郎江左去,望里寒林霜泫。

乍见衔悲喜。
又经过、空花泡影,途分人鬼。
瘦骨嵓嵓驴背下,强拭阑干别泪。

铁骑连营下。
羡奇谋、真同六出,锋销荆野。
试问洞庭深几许,春水才堪饮马。

年少愁如许。
叹羁栖、京华倦客,雄文难遇。
广漠寒风吹觱篥,弹铗歌声太苦。

光怪腾蛟蜃。
化髯公、壶中墨汁,离奇轮囷。
海若惊飞天吴走,翠节灵旗隐隐。

斜汉西南落。
正繁霜、关河凄紧,搅林风恶。
历历大星垂几点,光射五云楼阁。

纵尔游深壑。
早徜徉、靴文细浪,掷梭腾跃。
老子长斋无所用,忍见刀砧挥霍。

鸦阵来沙渚。
逗轻寒、霜天一抹,晚红如缕。
掠下晴窗惊帛裂,影逐断云归去。

倦客归辕里。
恰三秋、霜林叶散,鲤鱼风起。
四角红毡氋子背,踯躅河桥之际。

才子生南国。
坐江楼、拥书十万,百城难敌。
高密元侯门第在,伯道清风奕奕。

骀荡春如醉。
踏东华、软红十丈,随他赵李。
前路茫茫何所似,闷海难寻边际。

犹记燕台醉。
叹无何、断云飞絮,匆匆行李。
大纛高牙今异域,缥缈碧鸡天际。

潦倒坛松醉。
是何人、单衣白袷,维朱与李。
十日芦沟桥下别,上已清明之际。

咄汝青衫叟。
阅浮生、繁华萧索,白衣苍狗。
六代风流归扺掌,舌下涛飞山走。

桐叶惊秋堕。
望苕苕、碧空无际,停云几朵。
忽忆故人当此日,定整新凉诗课。

六曲屏山角。
有丝丝、柳条绾住,一痕春脚。
却怪天公偏耐冷,作就轻阴漠漠。

一朵荣州翠。
是人闲、埃风净处,万年秋气。
大势山形雄西北,乱阜镵天无次。

水满田畴稻叶齐,日光穿树晓烟低。


黄莺也爱新凉好,飞过青山影里啼。

新凉为招客,胜集非预图。


前峰雨未散,泠风绕吾庐。


披襟沐清驶,合席随沾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