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曜灵初破鸿蒙色,长空一轮端丽。
霞暖镕金,云苏泻玉,蓦发天硎新砺。
冰峦峻倚。

禁林艳裔发青阳,春望逍遥出画堂。


雨洗亭皋千亩绿,风吹梅李一园香。


鹤飞不去随青管,鱼跃翻来入彩航。

日头欲出未出时,雾失江城雨脚微。


天忽作晴山卷幔,云犹含态石披衣。


烟村南北黄鹂语,麦陇高低紫燕飞。

水际开花千万窠,初莺时逐丽人歌。


欲知太守行春乐,只向东城得最多。

长啸凌风直到天,白鸥惊起出黄湾。


伫看旸谷三更月,坐失罗浮半枕山。


夸父何妨夸健足,鲁阳无计返颓颜。

秉节降金台,徘徊瞻斗杓。


斗杓东回旋,北极终不摇。


下直长安西,三二骨肉交。

畴昔相知似弟昆,那知半世死生分。


无缘更饮杯中物,想见能修地下文。


有愧乘车葬元伯,仅同解剑吊徐君。

蝶梦惊回听残雨,鸟声唤起欣初晴。


梵宫烟火带馀湿,黉舍几席生微清。


披衣登阁忽四顾,顿觉远目增双明。

禹葬稽山不记年,丹青落尽庙依然。


神文秘在藏书穴,俭德流为菲饮泉。


龙瑞峰峦高近日,鉴湖烟水阔浮天。

四年此地两重五,前度入山今出山。


荆楚岁时徒衮衮,匡庐云物自闲闲。


每逢令节浑无奈,欲买扁舟且未还。

城外章江碧草春,城头高阁绮筵新。


野航受客还依渡,江燕穿花不避人。


山川南国登临在,今古浮云感慨频。

隐隐遥分树色,萧萧似听风声。


何处江倾海堕,隔山雾白烟明。

绝壑春林映绿,半山晓雾迷红。


长忆西岩梦觉,小舟欸乃声中。

我来古茅州,未登三茅峰。


自愧尘中人,遽希云外踪。


明日作寒食,命驾吾欲东。

季春已一日,寒气犹袭人。


斋中偷小暇,陌上追馀春。


金华古精庐,几劫化微尘。

一鞭乘兴上山头,雨脚随风湿破裘。


冬日有情还可爱,忽开云雾见林丘。

覆块青青麦欲齐,田家篱落柘冈西。


岁饥冬暖聊相补,抉藕归来饷莱妻。

倚竹有佳人,天寒玉肌温。


永怀经年别,及此春日暄。


幽闲谁与娱,依依映丘樊。

江城鸣鼓晓迎春,霁日和风应候新。


苍帝早矜时令正,紫微元握斗枢均。


梅花弄粉相将出,柳眼舒青太剧真。

风帘萧飒,兽炉融煦,乍寒轻暖。
似熟梅天气,阴晴半。
甚时序,教零乱。

柳丝征袂绾。
试锦羽初程,玉骢犹恋。
铜街佩声远。

黑气冥蒙压府城,路人交臂只闻声。


须臾消散清如扫,未卜将来作么生。

入云城堞俯危阑,石磴沙堤路几盘。


满目山光无近远,一番人事有悲欢。


聊生政可三杯酒,进步何须百尺竿。

远山流水晓云和,松有盘陀竹有坡。


两月簿书堆积满,千重岩壑梦魂多。


莼丝渐逐秋心长,雁信凭将旅恨过。

日华丽高阁,风光媚轻尘。


喧喧车马动,蔼蔼岁年新。


花柳回芳甸,关山念远人。

闲居惜阳丽,延睇川原平。


忧端不自理,浊虑何由澄。


怡怡惠风畅,杲杲旭日明。

居官难是去日,饮酒尝思醒时。


造物何劳深计,荣华自不曾知。

作书遣吏告满,送马还官戒途。


已买蹇驴代步,更倩小车载书。

抖擞客囊数卷,萧条公馆三间。


暂尔萍蓬踪迹,依然霜雪容颜。

庭前苍柏树子,树上黑觜鸦儿。


四载坐眠对汝,一心冷暖相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