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吾公抱经济,轩冕非所欣。


向来清禁闼,本自山林人。


浩歌归去来,神交邈何因。

君不见吴山削成三百尺,上有流泉发苍石。
冷卿以之调七弦,龙出太阴风动天。


初闻涓涓响林莽,悄若玄宵鬼神语。

雪堂蜜酒花作醅,教蜂使酿花自栽。


堂前雪落蜂正蛰,恨蜂不采西山梅。


漫浪饮处空有迹,无酒可沃胸崔嵬。

莫羡渠侬,白玉成楼,黄金筑台。
也不消颠怪,骑驎被发,谁能委曲,令鸩为媒。
鬓有二毛,袖闲双手,只了持螯与把杯。

此竹是予昔所作,即欲再作今不能。


雀老既然成海蛤,转教为雀可飞腾。

此画寄松院,墨涩笔潦草。


别来三十年,衲子尚能保。


开卷漫发笑,可感仍交抱。

屡望高难到,前冬一杖时。


分明霜雪苦,偪侧虎狼欺。


芒屦仍潭水,石函尚小诗。

前游馀怆在,霜月况同时。


世益麇麋骇,生为神鬼欺。


九州浮一影,残梦续新诗。

小院闲无事。
步花阴、嫩苔雨渍。
弄明光、几叠琴弦腻。

风日江乡好,连翩并所如。


门人两篮舆,贫旧一茅庐。


时见青烟远,因知黄叶疏。

白首重来莞水滨,香浓相见益相亲。


家家一瓣能分客,处处双烟解惹人。


花尽不须寻旧馆,琴存且复拂流尘。

遵涂出滁阳,望望琅琊山。


昔日阳明子,相期共跻攀。


寂寞卧山房,共话儒释言。

灵谷寺前树,参天几十寻。


阅人万遍过,怀古一何深。


佛日照群动,慈云送远阴。

飞云千丈阁空蒙,一枕横交四百峰。


春景醉人归不得,欲离烟火住黄龙。

伏雨初收阑槛润,葛衫蕉扇新凉。
一年休负好时光。
诗教蛮婢读,酒对马军尝。

地炉借子画寒灰,已递新诗过越台。


小瓮初香犹待熟,南枝正发未全开。


去年春比今年蚤,前浪人惊后浪催。

一赋河梁事事慵,秣陵阙下见扶筇。


观心竞作逢时态,把臂频看别后容。


万戟天都环虎豹,孤航水国钓鱼龙。

济上相逢话独长,燕山回首廿年强。


听莺日醉秋千陌,走马时穿蹴鞠场。


历落雄心摧倚剑,蹉跎华发付沾裳。

高秋帆挂大江东,屈指清尊碣石同。


一去鸿书迷远近,重来龙剑合雌雄。


钱塘雪卷千家白,石屋霞生万岫红。

重来河朔问风流,握手天涯各倦游。


疋马乍堪题柱返,双凫曾是佩刀留。


平分水月眠官舍,独占湖山坐郡楼。

一骑吴关外,悲歌脱畏途。


残生馀海峤,万死得江湖。


盆底冤谁烛,垆头兴未徂。

老来虚愧度芳辰,童子曾矜得句新。


赐帛几人论将相,雕虫当日费精神。


镜中短鬓频添雪,陌上缁衣谩化尘。

元武湖边寺可扳,黑龙常见有无间。
六朝文物空前代,七级浮屠尚此山。
王气东南元有主,大明日月照区寰。
寺爱鸡鸣过柳堤,三春风日弄晴晖。
身登佛塔形如花,心出云霄步欲飞。
今古英雄留胜迹,寻常治乱起几微。
鬓发成宣面欲黎,逢人耻诵故年诗。
才看震象应知满,未睹乾爻已识亏。
止处光明浑在里,偶然显晦谩随时。
旧诗新感欲何言,此日书成更问存。
世事侵寻吾意尽,笑闻和尚了尘根。
秦郎不知我,我岂知秦郎。
相逢每戏剧,此狷而彼狂。
坐有今辅弼,正色屡低昂。
轩轩众艺张天贶,翰墨悲凉二绝馀。
今日无人知姓字,史官他日若为书。
卓行高文司马陈,当年简牍拂埃尘。
身名暂振久青冢,见在凄凉海畔身。
伊昔中山胜事赊,初当三五便开花。
君能选色沉醉倒,我自伤心深感嗟。
聚散十年逢节序,穷通百态各天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