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朱浪山春啼杜鹃,溪南溪北刺舠船。


人生几度年三十,世路重逢事百千。


客已倦游今老矣,君须揖别故凄然。

每见田园辄自招,倦飞不拟控扶摇。


共疑杨恽非锄豆,谁信刘章解立苗。


老去尚贪彭泽米,梦归时到锦江桥。

乱山滴翠衣裘重,双涧响空窗户摇。


饱食不嫌溪笋瘦,穿林闲觅野芎苗。


却愁县令知游寺,尚喜渔人争渡桥。

翠染南山拥县门,一洲横截两溪分。


长官日永无公事,卧听滩声看白云。

燕尾溪流上下分,中馀里许地翻平。


林疏邑屋高低见,水涨舫船来往轻。


坡老已仙谁杰作,诗人为县得重评。

不碍溪流水不平,主人平处主鸥盟。


两峰呈秀出天造,双涧同流到地清。


尚忆经过曾对酒,欲来登览恨无名。

宝地乘峰出,香台接汉高。


稍觉真途近,方知人事劳。

三山鹄袍十万众,两纪知名郑南仲。


妙年官赋甲秋闱,一发辄中仍再中。


岂知天地大变革,原夫八韵竟无用。

县街长五里,当路卧耕牛。


民户时常闭,官征琐屑收。


永无灯火市,况有管弦楼。

富有大山无广川,积多冢树少炊烟。


绝奇车盘岭上石,稍阔马走平东田。


竹筐晒谷争晴日,瓦瓮淹齑及冻天。

阔衣男子荷薪樵,瘿颈妇人昂髻髫。


巨石塞途饶荦确,荒村扃户故萧条。


水风骚屑雨非雨,溪涧复重桥复桥。

昔日初闻寇,诸人早出师。


焚烧宁太广,收剿已无遗。


斧钺何曾钝,雷霆岂肯迟。

日落归山刹,松风处处声。


幽深不易到,昏黑更多惊。


壑断寻溪入,峰回截岭行。

问尔湖边寺,微钟翠巘西。


千岩一径转,落日乱藤迷。


数见谈天竺,相从过虎溪。

九里河梁昔携手,酒酣共折城南柳。


春风六载忽吹过,浮云万事无不有。


馀生闭户忍寒饿,薄宦随方困奔走。

奔流槛外薄溪鸣,曾入坡仙拄杖声。


天目远连山势曲,路头争说县官清。


林重鸟爱冲烟没,桥毁人看涉水行。

溪山佳处不须招,未到心旌每动摇。


渐喜田园挽陶令,敢将笔砚伏君苗。


黑云含雨迷江馆,白鸟冲烟映市桥。

远赴弓旌未阔迂,道行何惮路崎岖?


横经不异郡博士,继粟岂无卿大夫?


空使饭盘堆苜蓿,已将斋帐染芙蕖。


马融家法风流在,女乐从今不用呼。

唐相郇公尚有孙,不将家世忝斯文。


高堂别席事抄录,小帐停灯校紏纷。


脱稿近知将解局,疏麻拟折遗离群。

官冷携家乏俸钱,独将桃叶海云边。


玉颜未惯蛮天苦,同醉槟榔辟瘴烟。

五岭梅开岁欲残,朱崖南去路漫漫。


莫言炎海无冰雪,一领青毡六月寒。

一官南北总君恩,只为风波易断魂。


吉了啼春山路寂,五更烟雨过蛮村。

西风落叶路漫漫,衣袂微生旦暮寒。
只隔片云家便到,远山移入梦中看。
颜乐箪瓢孔饭蔬,先生休叹食无鱼。
小兵知我须招客,市上今晨报有猪。
独步长桥上,今夕是中秋。
群黎怪我何事,流转古儋州。
风定潮平如练,云散月明如昼,孤兴在扁舟。
绍兴庚午春,李子复南徙。
仓皇就长途,夜担不敢弛。
饯我无杂宾,亦有方外士。
月娥姑射妒清妍,白发羞将插鬓边。
冷艳独排残腊破,孤芳长占小桃先。
清影扶疏晚更妍,每教移植小池边。
一枝独守凌寒操,肯与群花较后先。
冰容幽胜肯争妍,独树亭亭近水边。
不但色香俱第一,品流宜占百花先。
去年人日醉陈园,竹外风流洗瘴烟。
花落野桃春寂寂,潮回南浦水涓涓。
腊醅每谢邻邦使,北果常随贾客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