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春云春水两溶溶,倚郭楼台晚翠浓。


山好只因人化石,地灵曾有剑为龙。


官辞凤阙频经岁,家住峨嵋第几峰。

千里年光静,四望春云生。


椠日祥光举,疏云瑞叶轻。


盖阴笼迥树,阵影抱危城。

玉垒金城七宝台,絪缊佳气自天开。


长依瑞日迎车辇,每逐仁风被草莱。


轻带春阴花外度,清随曙色柳边回。

乔木隔尘埃,华堂敞深僻。


人静好鸟鸣,睡馀疏雨滴。


悲愁感萧瑟,吊古披荒寂。

江南高比树,塞北仅成丛。


向晚谁争艳,防寒浅作红。


弄条风淅淅,衔蕊蝶匆匆。

江上春晴啼竹鸠,白云狼籍未全收。


或教山好忽然去,故要树深终日留。


其意不知何物命,老夫还悟此生浮。

一宵风雨。
将小窗曙色,朦胧勒住。
惊起数声啼鸟,多在碧烟深重处。

风僝雨僽。
渐柳眠无力,花如中酒。
睡怯象牙寒悄,幽梦几回浑不就。

休文堂前花满枝,风物四时春更宜。


前年三月宴客时,坐上才杰皆能诗。


众中独许姑苏客,千里江山贮胸臆。

风荡春云罗样薄。
难得轻阴,芳事休闲却。
几日啼鹃花又落,绿笺莫忘深深约。

云住山色佳,云去山骨瘦。


云物屡变更,青山但如旧。


子华亦何人,胸有山水痼。

松边寒彩过前山,松下铺毡坐不还。


泽物为霖休自苦,且来相伴约斋闲。

湘屏几叠,罨晚云如梦,春阴如墨。
昨夜绿章初下,点点紫绵和露坼。
可奈东风,吹花调粉,化作东栏数枝雪。

阴去为膏泽,晴来媚晓空。

无心亦无滞,舒卷在东风。

仙人楼观炫青红,帝子行春游太空。


玉检金枢人不见,汉家坛墠雨云中。

石根腾起气如饙,擘絮成衣布置匀。


态度不须空蔼蔼,东皋愁杀耦耕人。

梨花欲雪。
正海棠初放,芳菲时节。
莽莽天涯,江上独立,洗残花柳色。

西山高五台,缥缈出蓬莱。


春半花争发,宵征客倦来。


短桥流曲水,危壁覆苍苔。

绛阙连宵迥,重楼拂曙通。


山岚茜翠外,花气郁纷中。


鸣鸟骄芳树,轻烟散景风。

五色氤氲晓未开,一春长绕玉峰来。


成祥顷刻非无意,行雨分明是有才。


御气远通花萼殿,灵根偏护柏梁台。

梦魂比春慵,和愁倚向阑干缺。
狞龙出海,满身都带,懒窝云叶。
轻欲烘烟,淡疑妨雨,数重纱隔。

疏灯薄暮。
又一声归雁。
飞来平楚。

天低日暮。
清商一曲行人住。
著人意态如飞絮。
春云如有意,片片下城闉。
乍合遥天媚,俄开远岫新。
有情元是幻,浮世总非真。
岱岳嵯峨耸碧空,春来云气几千重。
轮囷晓度天门外,缥缈时悬日观东。
岂是无心闲出岫,应知有意欲从龙。
飞阁层楼照眼明,回廊禅室诵经声。
松阴幢影覆台殿,枝上野禽时一鸣。
最难将息。
怪山鬼不情,催人如织。
瘦损帝台鸾凤,渤海迤南无翠色。
心情似昨。
识桄榔庵底,一囊丘壑。
雨洗平蛮碑额,铜鼓唱声歌不恶。
高云起城阙,流离度庭树。
依风拂回塘,波缬光影注。
荒林带疏烟,照日乱萦缕。
旅人陟春山,回互临幽绝。
马首触层云,鸟鸣当三月。
桃萼烂虚空,松风吹洞越。